广州电视课堂在“新花城”圈粉无数 这些课程最受欢迎!

15.03.2020  10:31

大洋网讯 作为广州线上教育的托底课程,“广州电视课堂”11个年级全部上线已有一周。新花城提供了小学一年级至高二全部课程的直播和回放。这些集全市名师之力录制的课程,质量之高出乎许多学生和家长的意料。在新花城客户端,开播仅2日,直播专题点击量就达到了1759万。其中,小学生的人数最多,收看热情最高,两天内小学课程的总点击量就有近1000万。新花城的流畅性、稳定性和高清画质受到了各方赞扬。 

小学生积极性最高

高中生自觉性最强

3月9日,“广州电视课堂”上线新花城。从3月5日上线消息公布起,就有大量用户下载新花城。到3月9日,新花城的总下载量增长了近一倍。开课首日,新花城APP访问量为212万,在所有APP渠道中是最高的。在开课后,新花城在系统稳定性、直播流畅性等用户体验方面,获得了大家的青睐。老师、家长、学生自发推广,一直到开课后两天,下载量依然在大幅攀升。从数据来看,小学、初中、高中的直播观看人数与广州市在册的小学、初中、高中人数呈正比。收看人群中,小学生占比最高,开课两日小学各年级平均观看人数达到了154万。从回看率来看,年级越高自主性越高,高中年级的回看率更高。 

开播第一周,小学三年级的累计直播点击量11个年级中的最高,点赞量也最高。显示三年级小朋友课程活跃度比其他年级高。3月13日当日,小学三年级活跃程度明显升高,主要与下午增加了综合实践课程有关。“广州电视课堂”五育并举收到了实效。 

乐学”课堂最受欢迎

新花城首周回放量最高的课程为3月9日的二年级英语课程《Let’s Play》,主讲老师是番禺区市桥锦庭小学的何颖老师。在这节课中,何颖老师通过歌曲、动画、猜猜小游戏等生动、活泼的方式,教授孩子们用英语表达飞机、卡车、出租车等交通工具,并且把这些交通工具和颜色组合起来。

番禺区市桥锦庭小学的何颖老师正在教授小学二年级英语课程。

事实上,在“广州电视课堂”小学低年级的课程中,这样的“乐学”课堂非常多。在3月11日的小学二年级英语课中,番禺区珊瑚湾畔小学的叶丽红老师在《I  go  to  school  by  bus  》的课程中,引入了小猴子闯关的游戏,帮助孩子复习各种交通工具的单词,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海珠区绿翠小学二年级小学生陈芯特别喜欢这样的讲授形式。“我觉得还没上过瘾呢,20分钟过去了。”她说。 

记者发现,每天回放量最高的课程前十名,科目分布范围非常广,除了语数英,还有艺术、科学、体育、道德与法治、综合实践等等,几乎是“全科上榜”。由此可见,孩子们对待线上教育非常认真,兴趣爱好也十分广泛,各科老师的辛苦都没有白费。相比之下,高中回放量最高的课程,都是高考相关学科。高中物理的回放量最高,正是各阶段的难点课程。回放量与课程的难度系数正相关。 

课程脑洞大开

吸引家长“旁听

广州电视课堂”里的体育和音乐课程,可谓“脑洞大开”,最大限度利用家里有的物品、工具。增城区实验小学的徐润清老师和正果镇中心的何昕老师在小学一年级的体育课中,示范了头顶书本深蹲,锻炼孩子们的平衡能力和腿部力量;用两张纸“跳格子”,锻炼平衡性、反应能力和左右上下肢的协调性。海珠区怡乐路小学的杜俊华老师示范了巧用纸杯锻炼腰腹力量;番禺区小学二年级的体育课,老师示范了扫把的妙用:拍手扶扫把、下蹲拍手扶扫把,锻炼孩子的灵敏性和快速反应能力。音乐课方面,海珠区江南新村第二小学的吕嘉琳老师告诉孩子们,在家里也可以“玩音乐”,锅碗瓢盆、桌子椅子,都可以成为乐器,孩子们可以通过敲打不同的“乐器”,汇聚成有趣的“音乐作品”。 

番禺区小学二年级的体育课,老师示范扫把的妙用:拍手扶扫把、下蹲拍手扶扫把,锻炼孩子的灵敏性和快速反应能力。

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德育副主任、音乐教师叶振宇一共听了7节音乐课,包含小学、初中、高中课程。这其中有歌唱课、律动课、欣赏课以及创作课。他表示,无论哪一种课型,都能感受到老师备课的用心,反复推敲每一个音乐知识点突破的合理性、趣味性,务求呈现出一节孩子们喜欢,乐于参与的线上音乐课。例如小学三年级的音乐歌唱课《春天来了》,老师很好地运用声势律动,腿指臂飞,让学生动起来、玩起来,掌握四四拍的韵律感,从而有更好的演唱状态。高一的音乐课欣赏课,广雅中学宋蔓菁老师介绍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主要演奏家、作品的确定等要素,并带领学生重点欣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拉德斯基进行曲等》,让学生了解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背后的文化内涵,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由于这些课程生动有趣、内容丰富,不少家长还跟着孩子一起上课,看得津津有味。老师们不仅圈了“学生粉”,还圈了“爸妈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粉“”。

下周,“广州电视课堂“还会有更多精彩课程,记得锁定“新花城”,宅家乐学!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刘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