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给“毒跑道”严把环评关?

16.10.2015  12:05

  ■何勇海

  近日,江苏苏州、无锡、南京、常州等多地的学生上学后集中出现流鼻血、头晕、起红疹等症状,他们怀疑与学校的塑胶跑道气味呛人有关。校方无奈表示,找遍当地所有检测单位,均无法出具检测报告。记者调查发现,我国已建室外塑胶跑道的有毒检测是一项行业空白。塑胶跑道从生产工艺到招投标采购、建设施工等环节都存在明显问题。(10月13日《央广网》)

  早在十多年前,有关专家就呼吁“尽快终止学校体育场地铺设塑胶跑道的做法”,因为铺设用的塑胶主要成分为甲苯二异氰酸酯,在炎热或强光下,会有甲苯二异氰酸酯气体释放出来,容易使人产生头晕、恶心、呕吐等中毒反应,尤其会刺激呼吸道。其后,有关部门却指出,建造塑胶场地不能“叫停”,但在建造过程中一定要按照环保的要求和标准执行。

  时至今日,塑胶跑道早已成为各中小学校、大学的“标配”,但为何仍然屡屡被指毒害健康,且所有检测单位均无法出具检测报告?从报道来看,一方面是因为,塑胶跑道中的有害化学物质在室外挥发值达到多少才算有毒,这一点没有国家标准,所以检测机构无法出具鉴定结果。另一方面,像疾控中心、环保局等部门称“只能检测室内,室外没办法检测到”。如此一来,塑胶跑道似乎就没有人严把环评关了。

  诚然,单靠学校来严把环保关不现实,连环保、教育、质监、体育等部门都无法做到有效监管,学校更是无能为力。据报道,有的学校因为塑胶跑道被质疑有毒后,不得不将塑胶跑道予以铲除。

  当务之急,对校园塑胶跑道应予“健康管理”,让学生远离有毒跑道。相关部门应尽快给塑胶跑道研究出一个合理的检测标准,成立一个权威的检测机构,从生产工艺到招投标采购、建设施工等环节,把好材质关、设计关、资质关、环评关,并将现有的“毒跑道”赶出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