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该为298条生命消逝负责(组图)

19.07.2014  07:26

基辅民众悼念失事马航客机遇难人员。 新华社发

坠毁的马航MH17客机残骸。

  新华社/俄新社

  MH370航班失踪事件发生不到5个月,马航又一架载有298人的波音777客机17日在靠近俄罗斯的乌克兰边境地区坠毁,机上人员全部遇难。

  这是人类航空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之一,敏感的时间加上敏感的地点,一时间各种猜测甚嚣尘上。隐藏在层层迷雾中的,也许是突如其来的意外,也许是恐怖主义的狰狞面目,也许是战乱开启的潘多拉魔盒。

  悲剧没有旁观者。面对这架在全世界眼皮下化为焦黑碎片的客机,我们谁都难以置之度外。

  联合国安理会18日就乌克兰局势举行紧急会议。安理会本月轮值主席、卢旺达常驻联合国代表加萨纳在会议前向媒体宣读声明,呼吁根据国际民航准则对马航空难进行全面、彻底、独立的国际调查,并追究相关责任。

  涉事多方开打“口水仗

  莫斯科空军和防空部队前司令索洛维约夫上将认为,飞机在空中飞行大约2小时后突然从雷达屏幕消失,可以推断是受到外力作用,而不是技术故障。美国情报官员则明确称客机遭地对空导弹击落。

  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17日称不排除这架客机是遭击落,因为乌空军近几天来连续有安-26运输机和苏-25战斗机遭击落。乌方称,客机坠落地点在乌东部靠近俄边境地区,眼下处于民间武装控制下,是“恐怖分子”用“布克”地对空导弹将客机击落,将矛头指向民间武装。

  民间武装方面当天则否认与坠机事件有关联,反指客机应是遭乌政府军方面击落,理由是民间武装的便携式防空导弹仅能打到3000米至4000米高空,远低于客机当时的飞行高度。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乌军方16日刚刚在顿涅茨克地区部署“布克”防空导弹,能击落万米高空目标的武器系统只有“布克”和S-300防空导弹系统,而民间武装没有这种武器。

  俄国防部新闻局17日否认俄罗斯与马航客机坠毁有关。新闻局说,17日俄防空武器在马航客机坠毁地区没有投入使用,俄军机在与乌相邻的俄边境地区没有执行飞行。新闻局说,配备有“布克M-1”防空导弹系统的乌克兰军队当时驻扎在客机坠毁区域。乌克兰空军战斗机也经常出现在顿涅茨克州上空。俄国防部呼吁国际社会对这起悲剧进行“仔细、最大限度开放的”调查。

  乌克兰局势将深受影响

  客机坠毁是任何人都未曾预料到的。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陈玉荣说,如果MH17航班系遭击落,相信这不是任何一方的最初目的,任何有良知的人都不会希望发生这种悲剧。从这一角度看,这起空难应该是偶然事件。

  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孙力舟分析,从现阶段信息看,客机遭地对空导弹击落的可能性很高,而且乌克兰政府军、乌东部民间武装以及俄罗斯都可能在事发地附近部署能够击落民航客机的防空导弹,从技术水平和军事能力看,民间武装对航空器的识别能力相对最差,因此误击客机的概率较高。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说,乌克兰危机的延宕,导致这一地区持续动荡,俄乌关系紧张,当地形成军事对峙。所谓因乱生祸,如此严峻的安全局势下,出现类似灾难也是难以避免,因此,这次空难的发生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必然的。

  俄罗斯总统普京17日晚说, 马航客机失事悲剧发生在乌克兰领空,乌克兰无疑对此承担责任。他说,如果乌克兰土地上有和平,如果不在乌克兰东南部恢复作战行动,“这一悲剧就不会发生”。

  陈玉荣说,从长远看,坠机事件警醒世人,必须尽快解决乌克兰东部持续动荡的问题。这不仅符合俄乌两国人民的利益,也有利于保障途经或前往这一地区人员的安全。时殷弘说,无论事故原因是否能够调查清楚,事件本身将给本已尖锐对抗的俄乌关系火上浇油,加剧西方与俄罗斯的对立。

  真相能否还原尚未可知

  马来西亚交通部长廖中莱18日说,按照国际民航组织条款,将由乌克兰政府主导对马航MH17航班空难事故的调查。

  乌克兰18日向马来西亚、荷兰、波音公司、国际民航组织、欧洲空管局、欧盟委员会和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等发出邀请,协助调查客机失事原因。

  目前,顿涅茨克的民间武装已同意停火2至4天以进行事故原因调查,封锁客机失事现场,允许救援人员、调查人员进入现场并保证其安全。参与谈判的民间武装同时承诺,将在马航客机失事救援和调查过程中与乌克兰政府保持全力合作。

  据报道,失事客机两个黑匣子均已找到。“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副总理普尔金表示,他们将把黑匣子送往莫斯科处理。但波罗申科与奥巴马通电话后一致认为,证据必须留在乌克兰境内。

  回顾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的几次误击民航客机的重大事件,如1983年大韩航空客机被苏联空军误击事件,1988年伊朗民航客机被美军击落事件,都发生在敌对国家之间。马来西亚与乌克兰危机冲突各方毫无瓜葛,马航客机如果系遭击落,则十分罕见,因此事件原因的调查可能更加复杂。

  即便成立独立调查机构调查事件发生原因,由于调查机构成立受各方影响以及组成人员所站立场不同,事实真相能否最终被还原尚未可知。

  国际航班避飞战区上空

  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18日说,国际民航组织已宣布失事航班的飞行路线是安全的,其当时穿越的领空不属于禁飞区。而马航也确定,失事时客机没有发出任何求救信号。

  然而,早在今年4月,国际民航组织就对马航坠机事发空域发出过安全警告,并建议航空运营商考虑替代航线。本月14日,欧洲航空安全组织还向航空运营商发布正式文件,强调这一警示,并“强烈建议”航班避开该空域。

  坠机事件发生后,多家航空运营商18日宣布,国际航班将避飞乌克兰空域。

  中国民用航空局已要求国内所有飞越乌克兰的航班绕飞,避开事发空域。现阶段,国内航空公司每周共有28个往返航班飞越这条航线。

  美国联邦航空局和欧洲航空安全组织18日相继宣布避免航班在俄乌边境上空飞行。澳大利亚澳洲航空公司、韩国航空公司和韩国亚洲航空公司说,鉴于乌克兰东部紧张局势持续升级,这几家公司旗下航班“数月前”已经变更航班在乌克兰空域的飞行航线。

  综合新华社、央视、环球网等报道

  播 报 >>>

  航班上有一香港居民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8日证实,在乌克兰东部坠毁的马航MH17航班上的乘客中有一名香港居民。

  洪磊表示,外交部将与香港特区政府保持密切沟通,处理好相关事宜。中方将继续密切关注事件进展。

  此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17日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发表谈话说,获悉马航MH17航班在乌克兰东部坠毁,我们感到震惊,谨向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向他们的家属表示诚挚慰问。

  世卫组织发言人遇难

  世界卫生组织日内瓦总部18日证实,包括世卫组织新闻发言人格伦·托马斯在内的多位世界卫生领域专家在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17航班空难中不幸遇难。

  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18日报道,298名乘客中,大约100人是艾滋病研究专家、公共卫生工作者和关注艾滋病问题的积极分子,准备前往墨尔本参加第20届国际艾滋病大会。

  全球市场避险情绪浓

  马航客机坠毁这一事件可能导致地缘政治局势趋紧,18日,全球市场避险情绪浓重,美股大跌,而作为避险资产的黄金则大涨。

  4个多月两场劫难,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遭遇在航空史上难觅先例。随着这两次事件给马航贴上“不安全”标签,马航想重塑形象似乎需要奇迹。

  马航在MH17航班17日在乌克兰东部坠毁前,仍未摆脱MH370航班失踪带来的负面影响。马航机票销售一落千丈,今年第一季度呈现两年来最差季度业绩,运营资金链受到严峻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