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调查:佛山“鱼米之乡”转型现代农业

17.05.2014  08:43
摘要: 从种植稻谷,到养殖蔬菜,再到培育花卉,农民梁淑珍的务农经历,恰是她所在的佛山市陈村镇潭村30年农业发展的缩影。

49岁的梁淑珍(化名)当了30年的农民,10年的花农。

最近,她每天一早就钻进田里,浇水、绑花,精心侍弄她的万年菊。菊花长势不错,梁淑珍估计等到过年那会儿,这1000多盆万年菊全卖出去,她可以挣到1万多元,比她前半年卖菜收入多了一倍。

从种植稻谷,到养殖蔬菜,再到培育花卉,农民梁淑珍的务农经历,恰是她所在的 佛山 市陈村镇潭村30年农业发展的缩影。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的步调不断加速,“有田无人耕,有人无田耕”的尴尬境况在整个珠三角农村愈发凸显。传统农业如何突破瓶颈,究竟“谁来种地”,这些迷雾在珠三角上空笼罩多年。

南方日报记者近日走进潭村,试图以这个正在向农业产业化转型的珠三角农村作为样本,求解“谁来种地”之惑。这些年来,通过一系列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探索与实践,占地5000余亩的潭村接连引入大型产业项目,既提高了农地利用率和村民的土地收入,又让传统农业迸发出产业化的聚集效应。

菜地上盖起厂房

随着市场经济的起步,“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早期工业化图景在潭村开始出现,梁淑珍家的土地上也盖起了灰色的厂房。与工业化的狂飙突进形成对照的是,“有田无人耕,有人无田耕”是时人对于珠三角农村的形象概括

梁淑珍的种花手艺是从陈村花卉世界那儿学来的。1998年,新成立的花卉世界承包了潭村近1700亩土地,开始建设花卉产业园。此后数年,600多家具有“三高”生产能力的农业种植企业被陆续引入。

当时只留有两亩菜地的梁淑珍为了养家,就到花卉世界一家企业打工,每天在温室大棚里干活8个小时,学着培育各种花卉。几年后,梁淑珍在自己的菜地里养起了万年菊,每年七八月时开始养,到了春节时花团锦簇的,就可以运到市场卖了。

花卉世界带给潭村的不只是让部分农民变成“农业产业工人”,还让当地村民的年终分红暴涨数倍。1998年,潭村村民分红不过数百元,到了2008年,潭村与花卉世界续约并提高地租之后,当年的村民分红翻了一倍,每股达到2200元。

占据潭村1/3土地的花卉世界,是潭村土地流转之后农业产业化的成果,也彻底地改变了当地的农业格局。在此之前,尽管潭村花卉种植面积已颇为可观,但仍保留着个体化、分散式种植的农业传统。与珠三角早期工业化的狂飙突进形成对照的是,潭村乃至整个珠三角农村的农业种植每况愈下。“有田无人耕,有人无田耕”,是时人对于珠三角农村的形象概括。

时间回到1980年代初,初中毕业的梁淑珍背下书包,拿起锄头,从此扎进了农田里。当时,和大部分珠三角农村类似,水道纵横的潭村遍布着广阔的稻田和甘蔗地。在当时潭村所在的陈村公社,九成土地是农田和鱼塘,超过八成的村民下地种田。

大约在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风潮扩及岭南大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被极大提升。现任潭村村委会主任区汝江当时31岁,承包了10亩鱼塘,全家人开始养鱼。

在当时的潭村,更趋明显的迹象是培育花卉苗木开始取代种植稻谷、甘蔗。这座始于南宋的岭南古村落,历来有培育花卉苗木的民间传统。只是,在计划经济年代,经济效益更高的花卉种植并未得到大规模地推行。

在陈村镇经济促进局农业发展科科长黎广海的印象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几年后,当地大片的稻田和甘蔗地逐渐变成各类绿化苗木和果蔬的种植场。

不过,一股更大的浪潮很快就侵入了传统农业的领域。随着市场经济的起步,“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早期工业化图景在潭村开始出现,梁淑珍家的土地上也盖起了灰色的厂房。1993年,梁淑珍一边在工厂打工,一边租了两亩地种菜,她每个清晨去潭村市场支起菜摊,来买菜的不少都是外地人。

这一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谢非对潭村所在的顺德提出,为适应工业化发展,顺德农业要以“高产、高效、高质”为主要发展方向,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然而,当时的顺德人均只有1.7亩土地可以耕种,同时又因农民进厂打工,有10万亩土地被撂荒。这种尴尬的局面,最终促发顺德开展了引起全国关注的土地流转制度改革。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