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校园足球的“五个抓手”

04.02.2015  13:07

  ●饶占扬

  振兴梅州足球,须重视“校园足球”工作。要做好“校园足球”工作,须从以下五方面抓起,从小打牢坚实基础。

  一是要抓好教练员选拔培训。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梅县的西阳、丙村、松口、南口、程江等公社“校园足球”搞得好,就是有一批事业心强、不为名利,敬业踏实,善于学习,勤苦教练的教练员(大多数还是兼职教师)。

  二是抓好场地设施。开展校园足球的场地设施其实不需大,有一堵“足球墙”,一间足球房,一块几十平方米的草坪足矣。“足球墙”——很多足球技术可以在那里练习。如踢脚弓推球、正脚背踢定位球、地滚球、反弹球,凌空球、头顶球等等基础技术。室内小“足球房”——保证校园足球连贯性,系统性,可风雨无阻。“小草坪(地)”——绕杆射门,假动作,过人,跑动传接球等大部分足球技术是在小草地上练就的。

  三是抓好训练和教学比赛时间安排,并多开展比赛。利用每天下午放学后进行一个小时左右的训练;并利用好星期六、日,寒、暑假和大节日开展集训和比赛。

  四是抓好领导和部门重视以及家长支持工作。这点很重要,可以在场地设施、器材和教练员的建设和配置等方面得到加强;在鼓励足球爱好者参加校园足球活动、运动员选拔以及训练、比赛等都能得到保障。

  五是抓好学生足球兴趣的激发与培养。一百多年前,五华锡坑老楼村一位执着的少年,摘下树上的柚子,对着大门和狗洞练习射门。谁曾想到就此走出一位流芳百世的一代球王,他就是李惠堂。他的成功之路可概括为:对足球的浓厚兴趣+立志成才+刻苦训练+为国争光。

  “校园足球”的开展,很大程度就是取决于学校和社会开展“足球运动”的氛围。我对足球的兴趣是从儿童时代看西阳各村的足球比赛开始的。从那时起,西阳每年春节都举行足球比赛,春节前后几天,西阳中学足球场上人山人海看足球赛。正是这种狂热的足球氛围造就了西阳黄德保、钟云越、张伟球、吴仲良、丘亮权,饶志伟等一批“国脚、省脚”。

  (作者系梅江区西阳中学退休教师,曾培养输送了10多名国家、省、市、县足球运动员)

2019全国象棋男子甲级联赛在惠州大亚湾举行
  2019全国象棋男子甲级联赛5月26日在广东惠体育局
梅州大胆实践打造“足球特区”
  广东梅州是我国著名的“足球之乡”,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