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孝女谢淑华将赴韩国传孝道 带母拉车游全国

12.09.2014  21:19

谢淑华拉着母亲许美荣在旅途中。

  如无意外,拉板车带着母亲旅行两万余里的中国孝女谢淑华将于9月23日应邀赴韩传扬孝道。

  1951年出生的谢淑华,是江苏省丰县商业职工学校的一名退休干部。她的母亲许美荣已年届九旬,年轻时含辛茹苦养大六个儿女。许美荣曾感慨,生活好了,她却老了,一辈子围着锅台转,没有出过远门,但因为晕车,也没法去看大海。

  许美荣没想到,女儿去年春天的一个决定,让她的愿望最终实现了。2013年4月24日,谢淑华加入“感恩号”车队,从上海出发“拉着妈妈去北京”;同年9月17日,她们又从北京出发,一路到海南。前后24000里路,途径20多个省600多个城市,走坏了6双鞋,……就这样,谢淑华拉着板车,带着母亲看到了大海。

  谢淑华没想到为母亲圆梦的平凡举动,竟然引发了众多关注,不仅在所到之地引起热议,她们的故事甚至飘洋过海,甚至引起了韩国民众的讨论。有韩国民众在网络回帖中表示,希望可以请谢淑华和她的母亲到韩国旅游,大家帮她一起推人力车。

  眼下,这一场跨国的孝道传递即将实现。即将和母亲赴韩的谢淑华说,孝道是没有国界的,他们也希望能够用这种行动影响更多的人。

   孝心不能等

  母亲许美荣想出去看风景的想法,谢淑华一直记在心里。谢淑华家有小汽车,但是母亲晕车坐不了,“一坐上车就难受,下了车晕得不能抬头,回到家躺在床上两三天还起不来”。

  2013年清明时节,谢淑华到徐州参加了一场传统文化论坛,见到了拉着八旬老母亲周游全国的王凯、王锐兄弟。两位孝子的事迹让谢淑华深受触动,“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急迫感,让谢淑华当即决定加入王凯兄弟俩发起的“感恩号”车队,她也要“拉着妈妈去北京”。

  谢淑华报名回来,遭到一圈人的反对。老同学马西超当时收到谢淑华一同拉车的邀请,“我年纪大了,心脏不好,老母亲也是一身病,带母亲去旅行,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马西超还劝谢淑华打消这个念头,“你也有中度脂肪肝、腱鞘炎,就不要冒险了。”谢淑华的小儿媳也因种种担心,反对她去,两天没搭理她。

  就连活动发起人王锐也怀疑,“大姐你都63岁了,能走得动吗?”谢淑华说:“我有这份孝心,一定能走动;我不但走得动,还不拖大家的后腿。”后来,谢淑华果然践行诺言,成了这个“感恩号”车队的排头兵。

  2013年4月19日下午,谢淑华临行前,小儿媳抱着她哭了:“你给姥姥再多的钱,我们都支持;可你拉板车带姥姥出这么远的门,我们不放心。”可谢淑华已铁了心要去。在她眼里,孝心不能再等,也不容再等,“金山银山不如给母亲一个靠山,给母亲再多的钱不如给她一个笑脸”。

  2014年的春节,马西超准备去给老同学拜年时,才知道谢淑华已拉着老母亲到了海南。这个令人难忘的马年春节,她们就在海南岛度过。年夜饭的餐桌上依然有母亲爱吃的家乡味道的饺子,还多了母亲没见过的海鲜和水果。

  谢淑华回忆,她们住的地方推开窗就可以看见成片的椰子树、龙眼树以及一望无际的大海,“这是母亲梦寐以求却又想象不到的场景”。这里,距离她们的老家丰县有4400多里。

   孝行感天下

  对谢淑华而言,这是一次以孝道为主题的长征,她也渐渐从最初的践行者成了播撒孝义的布道者。

  2013年4月24日,谢淑华随“感恩号”车队从上海启程,一路拉车向北,历经43天于6月3日到达北京;同年9月17日,有了经验的谢淑华愈战愈勇,从北京转而向南,2014年1月11日成功抵达祖国的最南端—她要让过惯了寒冷冬天的母亲感受一下海南岛的温暖。

  一路上,无论北上还是南下,谢淑华抬头拉车,老母亲沿途看景。她们经常早上5点多就起床,平均每天行走近百里,赶不到饭店,就支锅生火,自己做饭,有时也拿方便面对付一顿。“苦当然苦,看到母亲那么高兴就不觉得苦了。”她说。

  “旅游最高兴了。”许美荣老人的话简短,直白,透着欢喜。走郑州,少林寺里诵佛经;到武汉,户部巷中吃热干面;在长沙,橘子洲头看毛主席像……每到一处景点,老人都兴奋得像个孩子,眼睛里充满了好奇,生怕看漏了什么。去年重阳节,许美荣第一次见到黄河,“在河上坐了船,还在船上吃了饭。”老人印象最深的还是“黄河土鱼”,“好吃哩!

  践行孝道不孤独。谢淑华拉的板车上印着两行字:“落实弟子规,做好中国人”。与谢淑华共同完成上海至北京的旅途的王秋水说,许多开车经过的司机,迎头碰面的行人看到标语,看到她们,都伸大拇指。

  谢淑华清楚记得,从上海向北走南京时,一位饭店老板给她们上了一桌子菜,吃完硬是不收钱,说他们的老人不在身边,想借此机会对这个幸福的老人尽个心,也给自己的女儿立个榜样;等从北京往南走到石家庄时,有一个范老师迎了她几十里路,临走时又送了近百里,一直拉着板车不松手,脚上打了血泡也不愿回去。在河南,她们从安阳、汤阴、鹤壁、淇县一连走了四个地方,每个地方都有人接送,“正是因为无数同道中人的支持,我们才走得这么快,这么远”。

  见多了古道热肠,也偶有忤逆不孝的例子,谢淑华感慨良多,这让她深刻体会到“行孝是个人修为,传孝是社会责任”。据了解,她们沿途应邀做报告多达百余场,有的在学校里,有的在论坛上,场场传递正能量。2014年,谢淑华被家乡评为“有情有义丰县人—孝老爱亲之星”,她决心将孝的长征进行到底。

   孝道无国界

  拉板车带母亲旅行,很多人都为谢淑华的行为所感动,但谢淑华一直在强调,“我的孝行源自母爱的伟大”。在给老同学马西超发的短信中,她也这么说,“老谢不伟大,是妈妈太伟大,所以我是凭着良心,凭着一颗感恩的心才决定这样做的。

  91岁高龄的许美荣本是山东定陶人,13岁随父母沿路乞讨至江苏丰县,2年后在这里嫁了人,落地生根,一辈子辛苦。她总共生下8个孩子,老大老二都是男孩儿,却双双夭折,老三谢淑华成了大姐。

  童年的苦日子是难熬的,谢淑华回忆,“妈妈怕我们饿着,到处挖野菜,揪柳芽,扒榆树皮,也吃嫩杨树叶棉种、烂红芋。”生活再难,许美荣却不忘让大女儿谢淑华读书,老人紧紧抓着女儿的手说,“不能让孩子像我一样当个睁眼瞎,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就这样,谢淑华成了当时村里唯一上学的女娃。

  学校离家6里路,从一年级到高小毕业,许美荣每天都坚持送女儿上学。那时上学要早起,许美荣只能靠着天色甚至直觉来估摸时间出门。有一年冬天,下了雪,许美荣误以为天亮了,就喊女儿起床,急匆匆地赶往学校。大雪有一尺多厚,寒风裹着雪花,可到了校门口,却是大门紧闭。这样的情景让谢淑华毕生难忘,“妈妈用她的大襟棉袄把我裹在怀里,在雪地里站了整整四个小时,人都快冻僵了。

  小学六年,每天接送,来回四趟,算下来有5万多里路,“我经常说,拉母亲旅行走了24000里,还不及母亲当年送我上学走的一半路长。”谢淑华说。

  韩国之行在即。谢淑华通过人民网表示,世界上的母爱相通,孝道也应相通,这是人类的本性使然,孝道是没有国界的。“我希望韩国的年轻人不要学习我们的方法,但愿能学习我们这种精神,尽量抽出时间来多陪陪父母,让他们多一些幸福快乐,少给自己留下遗憾烦恼。 ”(人民网-江苏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