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斑见豹之四:从细节中察觉下半年大走势

01.08.2014  01:44
早在2008年,“中山效率”曾位居内地城市首位,延续了改革开放30年来的先发优势。但如今已明显跟不上经济发展步伐。

  早在2008年,“中山效率”曾位居内地城市首位,延续了改革开放30年来的先发优势。但如今,中山效率已明显跟不上经济发展步伐。今年以来,全市168个重点项目落地难问题,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目前,市政府已决定成立由市长亲任主任的“马上办”办公室,专门促进项目落地事宜,干部作风也有了明显改善,全市18个单位44个窗口部门开始不午休为群众和企业办事的试点工作。市委全会提出,下半年将采取系列措施实现营商环境优势再造,打造成为营商环境最优的城市。

【短板】落地难是营商环境一大硬伤

  这168个落地难项目,总投资达1314亿元,而根据2014年的预定目标,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943亿元,也就是说,促进这一批项目落地对中山实现经济突围意义非凡。

  而回到每一个镇区身上,面对下半年的任务目标,项目落地难也给镇区带来了不小压力。在此前召开的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上,南头镇负责人就现场“吐苦水”:“我们25个项目难落地,今年没有几个月了,我们很心急。”会上,全市大部分镇区都集中反映了项目落地难的问题,由此可见,项目落地已经成为全市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边是招商引资的呼声不断,一边是项目难落地的怨声不断。但综观周边,在城市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阻碍项目落地的现象在珠三角已鲜有出现。例如,东莞已出台政策让项目投资建设“直接落地”,与广州惠州等城市相比,中山一个项目落地要多出很长时间。这不仅会直接影响项目在中山的落地和投产,更是营商环境的一大硬伤。

  “这是事关稳增长、促转型的大局。”针对当前大批项目落地难现象,市委书记薛晓峰表示,要努力使已承诺的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如何打通住建、国土、规划等部门的审批藩篱,为重大项目开通绿道,成为提升中山效率的当务之急。

【破题】“马上办”示范效应呈现

  在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期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班子连夜召开座谈会,决定成立由市长陈良贤担任主任的“马上办”办公室。搭建特殊渠道促进项目落地,中山并非首创,但对全市下半年完成全年任务目标,乃至未来实现经济突围均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对于这样一个临设“部门”的作用,陈良贤表示,既要帮助一批项目落地,还要发挥“马上办”的示范作用,构建快速审批机制和保证项目顺利落地的长效机制,带动部门、镇区间的对接,形成及时有序的工作衔接。

  记者从市发展和改革局获悉,目前该局正在修订《中山市重点项目投资管理办法》,将建立项目考核的奖励和惩处“双管”机制,对项目到期不开工,开工进度不达标的将实施惩处。同时,将建立重点项目计划年中调整机制,在数量和规模相当的情况下,将确实不能开工建设的项目,调出年度重点项目计划,对具备开工条件的前期预备项目,调入年度重点项目计划。在“马上办”的示范作用下,相关政策落实逐渐浮出水面。

  此外,在全会期间,全市18个单位共44窗口部门作为首批试点,推出推行党员不午休志愿服务活动,主要是为了解决部分群众和企业在上班时间无法外出办事、休息时间窗口不能办事的困扰,促进干部作风转变,将大大提升政府办事效率。

【改革】打造成为重大项目的福地

  从今年上半年公布的各项数据来看,中山的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但增速均居全省靠后位置,后程发力依然压力重重,对加快项目落地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薛晓峰提出,促进项目落地,还要从根本上破题,实施“三规合一”、盘活闲置用地、高效统筹资源等“硬举措”同样刻不容缓。

  早在今年初,中山通过对比周边地区的做法,提出了年内一大改革目标,即实现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缩短到55个工作日以内、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限缩短到75个工作日以内。如果能实现这一改革目标,中山效率在全省全国内都将重现优势。

  作为中山推进审批改革的重要平台,目前市行政服务中心正在加快建设,各部门审批事项包括项目投资建设审批统一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将过去“串联式”审批变为“并联式”审批,最大限度的减少企业和群众报批往的次数和时间。记者获悉,该平台有望在今年8月底前建成,投用后对于下半年全市加快项目落地将是一大利好。

  此外,作为解决项目落地的关键环节,“三规合一”被列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内容。根据市规划局的最先消息,目前中山的“三规合一”工作已经立项,改革主要参考了广州市“三规合一”的经验,主要是解决部门、镇区、与上级主管部门等之间协调问题。目前该项工作正在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下一步开始招投标,预计将在明年底完成。通过加快深层次的审批改革,中山有望在“十二五”期间实现最优的营商环境,成为重大项目的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