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大对政府财政预算支出实现实时全程监督

06.09.2015  12:48

  走进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机关敞亮的预算支出联网监督查询室,没有一摞摞资料堆积的场景,轻点鼠标,两台82英寸液晶屏立即分屏动态显示政府全口径预算支出情况。在广东,通过预算支出联网监督系统,人大对政府财政预算支出的监督已由事前、事后监督,升级为实时在线全程监督。

  预算支出联网监督系统,即利用政务内网光纤专线实现省人大常委会与省财政厅的联网,把政府财政的每一笔支出放在人大眼皮底下,从而加强人大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实效。

  2004年,广东在全国首开先河,开展预算支出联网监督工作,经过10余年的不懈努力,目前涵盖了省级财政通过国库向119个省级单位和21个市121个县区财政局拨付各类资金。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龙云说,借助联网监督系统,人大能够及时了解资金流向,关注政府工作重点和群众关心热点等有关项目的支出情况,及时发现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增强预算的透明度和推动建设“阳光财政”,拓展人大监督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日前,省人大常委会提出要在10月前完成预算支出联网监督系统的完善改造,改造后的系统将具备自动预警功能,当发生支出进度慢、债务超标、违规采购、“三公”经费超预算等异常问题时,系统会及时“亮红灯”。

   向实时全程监督转变

  “我站出来支持建联网监督系统,引起不小轰动,很多人说你胆子大,因为当时我是财政局副局长。”省人大代表俞雪花回忆,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提出“财政部门要与人大财经委员会联网,每一笔财政支出都要让人大知道”,她就在2003年的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呼吁尽快实现人大与财政联网,建立信息共享制度,开展经常性监督。

  俞雪花说,从监督手段和工作基础上看,当时人大财经监督的手段落后,人大与政府预算基本信息不共享,程序性监督多于实质性监督,事后监督多于事前的有效防范,对于一些因财政行为的不规范导致的既成事实难以纠正,让人追悔莫及。

  让俞雪花欣喜的是,相隔不到1年时间,在省人大常委会和省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省人大财经委员会与省财政厅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初步实现联网,使财政每一笔支出都进入人大监督的视野,在全国首开先河。

  在此之前,省人大常委会对省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日常监督,主要是靠财政部门报送的月报表来掌握情况,一般月报表反映的是各项支出的大数,具体支出项目并不清楚。实现联网监督以后,人大能够实时掌握财政资金的收支及预算执行情况,开展经常性监督,由过去偏重于在形式上履行法定程序向注重多层次、全方位的实质性监督转变。

  2005年,根据省委和省纪委关于“继续探索建立实时在线财政预算监督系统的做法,加强人大对财政开支的监督”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财政预算支出联网监督系统纳入广东省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总体框架。

  据介绍,预算支出联网监督系统资金覆盖范围目前已从公共财政预算资金、政府性基金预算资金扩大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和社保基金预算资金,可以全面反映全口径预算资金的支出情况。

   联网使监督“有的放矢

  “如果建立了联网系统,却让数据躺着‘睡觉’,那我们的系统是无效的。”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潘子纯说,2013年预算工作委员会重点关注了117个省级预算单位授权支付执行情况,发现有4个预算单位12月份单月支出额占比超过50%,随后与这4个部门开座谈会,具体了解资金支出进度较慢的问题和原因,并督促其进行改进和完善。2014年,该委员会发现这4个被跟踪警示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得到大大改善。

  10余年的监督经验,使人大对财政的监督做到了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除了运用联网系统对全口径预算资金支出情况和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日常查询、监测,省人大常委会近年来还推动实现了线上实时监督与线下重点监督的无缝对接。

  例如,在贯穿本届省人大常委会任期的底线民生保障重点督办项目中,省人大常委会通过联网监督系统查询了低保、五保、孤儿、残疾人补助等6类资金的具体支出情况,同时组织人员在全省摸底调研该6类民生保障资金的情况。

  “一对比,调研的情况与联网查询的情况大体一致。随后,省人大常委会以底线民生保障为切入口专项提前介入财政预算编制监督,并持续在联网监督系统上跟踪底线民生保障资金的拨付使用情况。”潘子纯介绍。

  此外,省人大常委会还运用联网监督系统重点跟踪、按需抽样了解部分专项资金的分配、安排情况,为有关专题调研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促进形成了高水准的监督效果。

   将实现自动预警

  南方日报记者近日获悉,省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探索联网监督系统与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社保机构数据的交互及共享,在大量分析的基础上,设置预警指标,实现自动预警,从而形成较为完整的日常性联网监督体系,构建完整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链条。

  省人大常委会财经咨询专家、省地税局纳税服务处处长黄桂祥认为,在现有与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联网实时查询的基础上,省财政应向省人大开放更多的系统,真正为数据分析、评估、预警提供有效条件。

  同时,社保、国资等部门向联网监督系统开放数据也被提上议事日程。省人大常委会提出,争取在本届任期内实现人大与社保部门联网。

  省人大常委会财经咨询专家、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原局长林白桦建议,省人大应同时建设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实时监督系统,包括预算管理、基金分析、基金监管、预算测算四方面,并根据统一口径生成预算,实现超出预算情况预警,并提供各种预算查询功能等。

  对此,俞雪花指出,我省部分社保经办机构为加大对社保运营风险管控,搭建了社会保险基金风险智能管控及预警平台,可推送给各级基金监督机构,为基金监督检查提供线索和依据。人大预算支出联网监督系统可通过与社保经办机构预警平台对接,对社保基金运行情况深度分析和监控。(辛均庆 黄伟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