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随笔:一家中国企业赴美投资生动诠释“双赢”逻辑
原标题: 财经随笔:一家中国企业赴美投资生动诠释“双赢”逻辑
新华网美国利沃尼亚9月13日电 财经随笔:一家中国企业赴美投资生动诠释“双赢”逻辑
新华社记者刘劼
早上七点半,美国电动汽车电池生产商A123系统公司密歇根工厂的门口已很难找到停车位,白班和夜班工人刚刚完成交接,24小时运转的生产线迎来了新的一天。
但是,2012年10月,这家专业开发和生产锂离子电池和能量存储系统的全球行业翘楚曾因经营困难宣告申请破产保护。2013年1月,来自中国的民营企业万向集团在获得美方批准后将其收购。一年后,工厂开始盈利,破产时离职的工人纷纷回来上班。
A123转危为安的背后既有美国经济周期变化的因素,更是因为受惠于中国迅速发展的电动汽车市场。中国电动汽车需求大增,政府也大力支持电动汽车市场发展,公司决定投资3亿美元将产能扩大一倍,在密歇根再建一处工厂。
万向宣布收购A123的消息曾经在美国引起波澜。“没有人一开始会主动倾向于让一家中国公司来收购A123。但事实证明,万向的收购是成功的,”A123首席执行官贾森·福西尔在位于密歇根州利沃尼亚市的公司办公室对新华社记者说,“当时还有一家美国公司参加竞购,它们的方案是关掉工厂,仅保留A123的知识产权。如果最后不是万向胜出,你现在看到的工厂也许不复存在,我也不会坐在这里。”
万向成功收购A123的背后,中美两大经济体的结构互补性以及互利共赢关系日益加深。中国的资金和市场拯救了一个有着优质核心资产的美国企业,并挽救了数百个就业岗位;美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让中国消费者享受了具有优良品质和性能的产品,也在管理上让中国企业从中受益。这种良性互动也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
万向美国公司总部所在的伊利诺伊州是美国对华商贸往来最密切的州之一。中国企业目前在当地创造的就业岗位有3000多个。但是,伊利诺伊的招商部门也有压力,因为美国各州针对中国投资方的招商竞争非常激烈:提供便宜的土地、繁多税收减免,也培养训练有素且价格合理的劳动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南方州在成本上具有天然的优势。
吸引中国投资是伊利诺伊州商务厅副厅长安德里亚·温特斯现在工作的重中之重。她说:“我们现在最担心的是投资环境不如邻近的州那样吸引人。州政府正着手进行工人福利和房产税制度等结构性改革,以保持我们在投资环境上的竞争力。”
伊利诺伊州最大城市芝加哥的副市长史蒂文·科克刚刚结束上海之行。中国公司在这里的投资迅速增长,在科克看来,这只是一个开始。“中国消费市场几何式的增长以及跨国投资的迅猛发展势头让我们看到,我们正处在一个充满机遇的历史关头,这是良性双边关系的重要指征,”他说。
芝加哥东北三十英里的罗克福德是工业“锈带”上的一座小城,这几年经济发展一直依靠遗存的制造业基础和外国投资,万向在罗克福德的数笔投资对小城有着非凡意义。
45岁的劳伦斯·莫里西担任市长已经10年,不久前他刚去中国为城市中心的几个地产项目寻找投资人。他说:“美国有一些人对中国存在不少本不该有的误解和困惑。我能做的就是在与商界、民众的沟通过程中帮助消除误解。”他还特别指出,在中国公司工作的美国人和他们的家人,对中国公司给他们提供工作机会和薪酬是心存感激的。
美国经济和就业受益于中国投资的同时,中国企业也从美国的企业运作和营商环境中获得新的启发。万向美国公司总经理倪频说,万向收购A123最大的收获不是技术,而是管理经验,万向完成收购后给A123原有管理层保留了最大的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