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组织:中国成世界最大经济体
新京报讯 (记者储信艳)国庆长假之后,一则“中国赶超美国 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消息引起热议。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份发布的数据,根据购买力平价(PPP)算法,2014年中国赶超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体。对此,专家表示这种算法并不完全准确。
根据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份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数据,2014年美国经济规模是17.4万亿美元,中国经济规模是17.6万亿美元。在2005年,中国经济规模还不到美国的一半。而根据最新的IMF数据,中国今年将赶超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体。
这一数据是IMF依据购买力平价(PPP)这一指标作出的。所谓“购买力平价”指标,其简单的逻辑是:一件衬衫在上海的价格比在美国旧金山便宜,因此虽然一个普通上海人比一个普通旧金山人的绝对薪水低,但是其获得的薪水在当地的购买力可能差不多。因此,在比较国家实力的时候,要将这种购买力差异因素考虑进去。
根据IMF此次公布的数据,按照PPP的算法,中国2013年GDP是16.1万亿美元;而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按照GDP的数值来计算,中国2013年GDP是9万多亿美元。
据新华社报道,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8日在华盛顿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举办的一场论坛上说,在经济增长质量上中国与美国还有很大差距。他强调,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还需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分析
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易夸大经济总量
在不少经济学家看来,参照PPP的算法并不公平,也不完全准确。
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沈骥如解释称,PPP的算法是选取一组商品的价格对比,来换算货币的汇率。比如,一根油条在美国卖1美元,在中国卖1元人民币,按照这个算法,在油条上反映的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就是1比1,而实际上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是1比6左右。这样计算就容易夸大中国的经济总量。
“采用PPP的算法,不可能将两个国家的所有商品都拿来比较,只能选取一组商品。中国和美国的价格结构差别又很大,有些东西非常便宜,比如牙科手术费;有些东西又很贵,比如房价、汽车。因此,这样计算选取的商品,很容易将中国的经济总量夸大。”沈骥如说,“比较准确的算法,还是按照传统的两国的GDP来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