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货币上的党史②|苏区货币诉说革命历史 红色契约守住货币信用

26.06.2021  05:33

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货币有纸币、金属币,但您听说过用布做的钱币吗?在东莞市钱币博物馆内,就有一张用布制成的货币,它来自上世纪30年代的川陕苏维埃政府。

这张货币的材质是细白布,版面竖式,正面最上端印有“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下方为“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和“工农银行”字样;中间为五角星、拳头、镰刀、锤子的组合图案,下方为面额“叁串”和时间“一九三三年”;钱币的背面为“发展社会经济增强工农生产”十二字和阿拉伯数字“3”。

为何这张货币是用布制成的呢?其实货币上的小细节,是大背景、大时代的缩影。川陕根据地从创建之日起,就一直处于敌人的包围和反复围剿之中,物资资源严重匮乏,用于制作纸币的特殊纸张更是极度稀缺,不能满足大量发行货币的需要,工农银行就采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办法,印制和发行货币。

随着时间的迁移,这张有着鲜明时代特征的布币票面早已斑驳,但它静静地陈列在那里,向人们诉说着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

▲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叁串布币

苏维埃国家银行成立

1927年“四一二”事变以后,各革命根据地苏维埃政府为了冲破敌人的经济封锁,活跃农村经济,巩固革命政权,先后以工农银行、苏维埃政府以及其他经济部门等名义发行货币。

1930年10月至1931年9月,红军连续取得三次反“围剿”的胜利,巩固和发展了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共中央决定以赣南闽西根据地为依托,建立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宣告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紧接着,发展苏区金融被提上日程。

1932年2月1日,苏维埃国家银行在江西瑞金叶坪创立,成为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下的第一个“国有银行”。毛泽民担任行长,主要业务有发行货币、存款、低利借贷、代理国库、代理发行政府公债。除了发行纸币外,国家银行还办起了中央造币厂,铸造银元。当时,各地苏区特别是中央苏区军民为支援国家银行铸造银元,无私捐出自身的金、银、铜等物品,当时仅有23万人口的瑞金,捐出的金银就有20多万两。

根据地创办初期面临着市面上流通多种货币且难以统一、金融秩序混乱等问题,苏维埃国家银行当时承担的第一个使命是取缔伪钞杂币、发行货币、统一苏区的金融。而苏币的发行,结束了苏区货币流通混乱、各种杂钞劣币充斥市场的局面,控制了劣币驱逐良币、银元甚少流通的势头,缓解了当时军阀混战和国统区通货膨胀影响产生杂钞不断贬值现象。

▲东莞市钱币博物馆收藏的苏区货币

苏区货币的防伪

行长毛泽民担心敌人印刷假钞,为了防伪,他采用在纸币上加签他和财政部部长邓子恢的俄文签名的措施。但这个措施容易被模仿,随着货币的流通,敌人开始混入大量的假币,对苏区金融秩序进行干扰和捣乱,降低苏区纸币的信誉。

那么面对国民党的货币战争,共产党人又能拿出什么样的应对之策呢?

面对国民党的货币战争,行长毛泽民犯了难,他苦思冥想数日,依旧想不出解决的办法。一天深夜,毛泽民的毛衣被油灯点燃。而正是羊毛的烧焦味给予了他灵感:生产印钞纸的纸浆加入少量细羊毛等纤维,混入了羊毛的苏币,燃烧能散发出焦臭味,用这种纸印出的真钞,一烧能闻出羊毛焦臭味,假钞一烧则没有这种味,也可以撕开纸币,通过嗅羊毛的臭味来辨别真伪。

通过这种土方法,真假苏币轻松可辨,既解决了防伪问题,又保证了苏区货币的正常流通,对维持苏区货币的稳定流通起到了关键作用。

红色契约守住货币信用

让苏区百姓信任苏币,首先要求苏币能够兑换银元或生活物品。中国共产党通过稳定币值和充足的准备金,并加大宣传解释力度,例如在东莞市钱币博物馆内一张壹元纸币上,主图案是列宁头像,在上面有12个大字“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下面还有着一行小字,“凭票即付银币壹圆”。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发行的壹元纸币

中国共产党以诚信为本、取信于民,将货物按照对等比价公开兑换苏区纸币,完成了民众与银行新旧币兑换工作,用实际行动赢得了苏区社会各界的信任。

不仅如此,在红军长征中,也始终贯穿着这种对苏币信誉的维护。1936年,贺龙率领的红二方面军到达贵州毕节县的当天,一个当地的百姓就拿着一张苏币,来到了他的面前,想要兑换银元。然而部队刚刚到,未曾在此地发行过一张苏维埃纸币,那么这张纸币又从何而来呢?

原来一年前,中央红军曾在毕节驻留,这是当时购物留下的纸币。但部队的粮草、弹药、医药物资都需要银元采购,一旦为老百姓兑换苏币,已经吃紧的经费必然要再度紧缩。供给部部长天天跟总指挥贺龙为此争吵,而贺龙回应的只有一句话,“红军部队有很多支,但共产党只有一个!”最终,贺龙用一万多块银元兑换了一年前中央红军在此驻留时与当地百姓购物所用的苏币。另外,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发行新币时,对之前红军长征途中及流散在苏区之外群众手里的苏币等价兑换。

货币的信用支撑并非只有金银。土地革命时期,贵金属匮乏,当红色政权面临着被经济封锁的困难时局下,中国共产党坚持守信用,经受了考验,实现内部和外部的和谐与平衡。

文字:王东

摄影: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李世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