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追问广州空气质量两个月未果 仅五区市公布数据

25.05.2015  08:35
记者追问广州空气质量两个月未果 仅五区市公布数据 - News.Ycwb.Com
来源: img.ycwb.com

  ■新快报记者整理的广州各区市空气质量数据■制图/廖木兴

想查灰霾天数?这个局说问那个局,那个局说与这个局有协议不能单独公布

仅天河、萝岗、海珠、南沙、从化五区市公布了相关数据

■统筹:新快报记者 廖颖谊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卢佳 张若然 方阳麟 邓毅富

近年来,一些大中城市相继出现长时间灰霾天气,引起人们对空气质量的担忧。国务院于2013年9月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要求各省公布行政区域内地级以上市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广州各区市的空气质量排名情况如何呢?答案是“不知道”。

自今年3月23日起,新快报记者先后向广州各区市相关部门发出采访函,希望了解各区市去年的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数据。然而,追访两个月,仅天河、萝岗、海珠、南沙、从化5区市环保局公布了相关数据,其余区市环保局则以“由广州市环保局统一发布”为由拒绝回复。记者以申请信息公开的方式向各区市以及广州市环保局“求数据”也未果。对此,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直言,在公布灰霾天数时相关部门互相推诿,是十分恶劣的“踢皮球”。

●缘起 五区市高调晒空气质量数据

今年3月16日,“广州天河发布”官方微信发布消息,称“2014年天河区空气质量居中心城区之首”,文中详述天河区去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全市第三,仅次于从化和南沙。此外,萝岗和从化的相关微信号也发布了空气情况,相关文章内文除了公布涉及空气质量的各项数据,还有最关键的一个数字——广州市各区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

那么,广州市12区市的空气质量到底如何呢?从3月23日起,新快报记者分别向各区市发出采访函,欲了解其去年的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约一周后,记者收到了从化市、南沙区、海珠区、天河区、萝岗区的详细数据,数据显示,天河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5.11,从化市为4.68,海珠区为5.38(海珠区同时指出此项数据在全市排名第六),南沙区为4.85。萝岗区回复了其他相关数据,但没有提及空气质量综合指数。

●回复 区级市级环保部门互相推诿

除了这5个区市外,越秀、荔湾、番禺、白云、花都、黄埔、增城7个区市均表示,“这些数据由广州市环保局收集并统一发布,建议记者向广州市环保局申请了解”。

根据上述区市的建议,新快报记者向广州市环保局发采访函,申请了解各区市去年的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数据。可是,该局相关人员表示,数据由各区市环保局掌握,广州市环保局并不掌握。

而根据从化市环保监测人员介绍,广州市环保局每年都会收集各区市监测站的数据,进行对比排行,然后向各区市环保局反馈排名情况。“以我们收到的反馈来看,从化这几年都排第一,个别月份会有轻微浮动。其他区市的排名和数据我们不知道”。

不过,在采访中,有区级环保局人员透露,广州市环保局在各区市设立的监测点的确不够充足和科学,有的区设在绿化公园里,有的区设在污染最重的地方,未必能全面反映整个区域的空气情况;而且广州市环保局很少采纳各区市自行监测的数据,因此较难体现真实情况。

●追问 申请公开空气质量信息遭拒

根据有关信息公开规定,与市民切身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或文件,必须公开,有关部门需在15个工作日内回复,空气质量数据无疑属此范围。因此,新快报记者于4月13日向广州市环保局提出信息公开申请,再次请求该局提供去年12区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数据。

而广州市环保局则表示,“鉴于我市各行政区空气监测点仍在按技术规范进行建设,各区(市)监测点目前建设进度和数量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各监测点建成运行前无法提供各行政区环境空气质量统计数据”,并未提供各区市数据。此外,对于新快报记者询问的“蓝天数、灰霾天数”数据,广州市环保局称不掌握数据,建议向广州市气象局了解。

另一方面,新快报记者也同步向部分未提供数据的区市申请信息公开,但只有荔湾区在5月4日依申请公开了相关数据。截至记者发稿前,还未提供数据的区市包括:番禺区(申请公开也未提供)、增城市(多次询问均未提供)、越秀区(多次询问均未提供)、白云区(其环保部门网站未设申请公开栏目)、黄埔区(其环保部门网站未设申请公开栏目)、花都区(申请公开后,称广州市环保局也在处理,所以由市局统一回复)。

●疑问 气象局与环保局说法存矛盾

根据广州市环保局建议,新快报记者于上周向广州市气象局提出了解各区市去年的蓝天数和灰霾天数。其后,广州市气象局在回复中提供了白云、番禺、萝岗、增城、从化、南沙、花都7个区市去年的蓝天数数据,并解释称有些区未设区级气象局,因此没有相关数据。

而对于灰霾天数,广州市气象局则在回应中表示,“灰霾天数我局不能单独对外发布,因为与环保局有签署协议”。

●回溯 市环保局去年曾经发布排名

新快报记者留意到,广州市环保局公布的《2014年广州市环境保护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其中第6条和第20条中分别提到“坚持统一监测评价体系。健全环境质量统一监测、统一发布机制。强化环境质量综合分析及评价考核,定期召开环境质量分析会,实行区域环境质量排名,建立环境质量通报和督办机制”和“规范推进信息公开,定期主动发布环境质量信息”。

2014年4月22日,广州市环保局曾依照“计划”安排,公布广州2014年第一季度空气和水质量状况,其中就包括当年第一季度,广州市空气重度、中度、轻度污染天数和达标天数。当时还首次公布了31个监测点的空气质量排名,由此可以大致推断出各区市空气质量情况。不过,此后广州市环保局再没有发布过相关排名。

新快报记者通过广州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系统,统计上周周一至周五每天11时和22时的空气质量指数,并将空气检测站点按区域划分,以平均值对各区进行大致排名。根据发布系统,目前在全市一共有36个空气监测点,大部分区市都有3个至4个,其中番禺区最多,有5个;花都区和从化市最少,各只有1个。

知多D

如何看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系统?

广州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系统(http://210.72.1.216:8080/gzaqi_new/RealTimeDate.html或下载“广州环保”APP)包括7项数据,分别是AQI(空气质量指数)、PM2.5(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可入肺颗粒物)、PM10(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也称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SO2(二氧化硫)、NO2(二氧化氮)、CO(一氧化碳)、O31h(臭氧在一小时内的数值 )。

部分区市高调晒排名的依据是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是用PM2.5、PM10、SO2、NO2、CO、O31h这6项数据分别的日平均值除以标准值得出的数值相加而来的,如果日平均值高于标准值,则单项数值大于1,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数值越高,证明这6项数值高出平均值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