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评丨贫困县斥巨资建广场,面子比民生更重要?

23.01.2019  11:10

  ■ 吕也玫

  近日有媒体报道,甘肃榆中县在栖云北路与312国道交会处和栖云北路入城口处建设两座高达28米、宽达145米的秦汉仿古城门、一座大型雕塑以及两个远离居住区的景观广场,投入6200万元。榆中县属于国家贫困县,没将有限财力优先用于民生改善,而是举债在城市出入口“造景”“造门”,被质疑搞“形象工程”。

  应当说,官员执政一方想做出点成绩本无可厚非,但也应因地制宜,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把有限的资金优先用在“民生工程”、为民谋利上,如此方能受群众爱戴。而今,榆中县耗资6200万元建景观广场,充其量像建个雕塑。但贫困县群众目前最需要的不是“雕塑”而是“面包”,是填饱肚子。该县主要领导为何就不知呢?究竟是民生重要还是官场面子重要呢?

  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并不鲜见,背后原因令人深思。比如以前,山西蒲县建“山寨鸟巢”,宁夏银川建“山寨天安门”,安徽滁州市花4000多万元建“景观塔”等,不惜扭曲了执政为民、服务于民的政绩观。其背后的根源,说穿了就是地方官员考核评价是由上级说了算,而非当地群众说了算。于是,地方官员总想着向上邀功取宠,而对群众的疾苦麻木不仁,动辄热衷于违背群众意愿,折腾“面子工程”。一旦决策失误了,浪费了,也没人被问责。于是,不少地方官员对“面子工程”趋之若鹜。    显然,要遏止大搞“形象工程”,不仅考验着官员的执政水平,也考验着官员政治素养。如何完善监管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