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今年底贫困户人均年收入将突破9000元

18.10.2015  13:42
全市可开发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将突破9000元,各村集体平均收入将达10.05万元。

  10月17日是全国扶贫日。昨日,记者从市扶贫办获悉,截至9月底,全市在第二轮扶贫开发中累计投入资金19.78亿元,平均每村699.6万元。预计今年底,全市可开发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将突破9000元,各村集体平均收入将达10.05万元。多措并举提升村集体收入

  在第二轮扶贫开发过程中,帮扶单位在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上,通过将发展村集体经济与创建升级工业园区、开发优势资源、异地置业相结合等措施,使村集体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

  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第二轮扶贫开发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共有217个重点村参与建设工业园厂房和出租,参与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实现5万元以上。共有48个重点村在帮扶单位支持下建设或参股小水电站,收入比较稳定。如深圳市南山区国资系统、区卫计局分别投入200多万元资金,帮助村集体购买了水电站,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25万元以上收入。

  对一些资源匮乏、就地建设经济项目难度大的重点村,帮扶单位则采取异地置业等措施,增加重点村的资产,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在各帮扶单位的支持下,有40多个重点村购置了门店等物业。

  据悉,预计今年底,283个贫困村村集体总收入将达到2845万元,平均每村10.05万元,是帮扶前的3.98倍。

产业化帮扶带动贫困户增收

  围绕“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目标,在帮扶中,各帮扶单位突出建立特色产业,实施产业带动,帮助贫困户找到了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全市贫困户人均年纯收入从帮扶前2576元增加至7611元。283个重点村拥有专业合作社757个,带动农户43613户(其中贫困户8675户)。预计今年底,全市可开发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将突破9000元,是帮扶前的3.51倍。

  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283个重点村有85%的村建立起1个—2个主导产业或特色产业,有81%的在册贫困户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协会、能人、种养大户等带动起来实施产业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