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局积极贯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湖南视察重要指示精神

28.07.2014  10:29

  韶关市质监部门积极贯彻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新近在湖南省株洲市质监局视察简政放权改革工作的重要指示,就如何进一步把握好服务与监管的关系、更好地服务企业提质、服务经济发展提出了三项贯彻措施。

   一、转变理念,培育企业中的“千里良驹”。 树立当好服务员,让创业者都有施展才华舞台的理念,把握好服务与监管之间的价值张力,在严守质量安全底线的大前提下服务企业创新与产品质量提升,倾力依托名牌带动战略,培育好企业中的“千里良驹”,助推经济策马奔腾。

   二、拓展思路,开创“产品质量多元共治”新局面。 按照李克强总理在株洲市质监局讲话中关于要继续下好简政放权这盘“先手棋”,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的指示,积极探索“政府搭建平台,部门划定标准,行业良性自治,产品质量提升”的产品质量多元共治新局面。充分调动行业协会的积极性,推动产品质量安全主体形成“业内良性自治”,引导企业将对商业利益最大化的终极追求同化为对质量违法行为的坚决抵制和对产品质量提升的坚定追求;发挥质监部门在技术标准领域的“资料库”优势,当好企业的“军师”,依托技术标准战略平台重点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传统产业的培育和帮扶,不断提升企业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率。

   三、创新机制,有效提升产品质量安全“保险系数”。 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在株洲市质监局视察时提出的要“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使广大企业和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指示精神,将质量安全与质量提升的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搭建平台、营造公平、群众受益”上来。依托质检技术机构积累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数据、质量主体分级评定情况和执法打假行政案件纪录,探索搭建“产品质量及信用状况大数据平台”,适时将监管对象的产品质量纪录向社会公布,依靠广大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安全这一核心利益的深度关切倒逼质量安全主体狠抓产品质量提升;依托既有的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资源进一步强化对质量安全风险的先期识别、研判和锁定,提前对存在重大质量安全风险或隐患的质量主体启动行政监管或行政执法程序,运用“理未乱、治未病”的策略促成对质量违法行为的“定点清除”,在最大限度降低行政监管总体社会成本的前提下,有效提升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险系数”。

(韶关市质监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