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停车费猛涨有车主被迫违停 有人停车花掉收入1/8

21.09.2015  09:04

  当违规成本比停车成本还要低的情况下,交通拥堵的潜在风险会更大。———  华南理工大学一位城市规划学者

  不需要价格审批不等于政府完全不管。———  广州市发改委

  9月16日晚9时30分,罗正平拿上车钥匙匆匆下楼,将车从寺右二马路边的一个商业停车场移到东兴南街的一个小区内。幸运的话,他可以只花15元在小区里停一晚,次日早上8时离开。要是这里仍没位置,他只能把车停在路边,然后第二天早早起床开走。

  这是广州老城区许多车主都会遭遇的情况。现在各小区车位都紧,导致车主只好在小区外“寻租”车位。由于难以承受日益昂贵的费用,有的车主不得不冒险在马路边随便停放或在横街窄巷“见缝插针”。

  车位紧缺问题不仅仅发生在老城区,一些新建或改造项目不按规划配建停车位的情况也不少。8月15日起,广东省放开住宅小区、商业配套、露天停车场停车保管服务收费,这个政策在个别地方成为停车费涨价的“尚方宝剑”。

  城市停车难问题再次引起关注和争议。当车轮停止转动时,人们陷入贵与难的博弈。

  穗中小汽车数量︰经营性停车位=1︰0.36

  18日下午4时,越秀正平北街,淘金花园露天的停车位几乎已经没有空余,旁边的地下车库还留有少许位置。

  淘 金花园共有约380户住户,但仅有约80个车位。18日物业贴出通知,称由于物业公司经营车辆保管服务证照到期,且部门办理年审的业务暂停中,因此物业将 停止该路段的车辆管理服务。这也意味着,9月30日之后,该小区不再提供露天停车位。“这里不让停了,我的车要停到哪里去?”收到通知的车主涂华清(化 名)十分无奈。

  广州停车场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透露,广州老城区楼盘业主自有车数量与楼盘车位数量比例普遍达到4︰1,有的甚至是5︰1。

  “车位难寻”不仅存在于老城区。2015年7月,广州市消委会公布“广州市民停车消费现状调查”结果,称近八成半的车主表示自己所居住的小区及周边停车位紧张。

  记 者从广州市停车场协会了解到,截至今年1月,广州中小汽车总量约187万辆,全市登记在册的经营性停车场停车泊位共66万个,中小汽车数量与经营性停车泊 位相比是1︰0  。36。“表面上缺口超过120万个,但实际上因为社会上仍有非经营性车位舒缓停车压力,所以缺口具体多少还难以统计,但仍然必须重 视。”业内人士指出。“加上每年上牌限定12万辆,每年至少要增加12万个停车泊位,否则只会加剧停车难问题。”该协会常务副会长潘国璠说。

  停车要花掉收入的1/8?

  广东从8月15日起全面放开住宅小区、商业配套、露天停车场停车费,经营者可自主定价,政府不再行政干预。然而,这个旨在为停车服务管理提供公开、公平市场环境的政策,却率先在小区楼宇中引发了“提价风波”。

  8月24日,广州市中山三路金宝怡庭小区管理处贴出广州市金盛物业公司的通知,称9月1日开始,该小区月保费从500元上涨至800元。业主王先生介绍,这次月租费调整已经是一年来第二次上调,上一次是去年8月份,从400元涨至500元。

  “800元的月保费”遭到了业主激烈反对,“在中山三路边找个露天停车场一个月也不用这个价”,“一个月收入也就六七千元,停一个车就得占了收入的八分之一”……但该小区的物管丝毫不退让,坚称业主“无权干涉本停车场的价格管理”。

  如今,金宝怡庭出现了短暂的“僵持局面”:没有按照涨价后交费的有车业主,在出入小区时会被按照涨价后的临停标准收费,但业主拒不缴费,过段时间也会被放行。

  8月16日至今,广州市、区两级价格主管部门联动,对多个小区停车场收费情况进行巡检。有小区违规涨价的被责令立即整改。

  提价、回落,巡检、整改……风波暂缓后,小区、商场、露天停车场开始观望、等待新政的实施细则。而车主们对未来的停车费高企、中低收入者无位可停的局面愈发焦虑。

  “抢车位游击战”重新开始

  在小区临保费提价的那段日子里,涂华清只能选择妥协。“车位就那么多,不停进去,那就得到外面找车位,”他无奈地说,淘金花园周围本来就是商业旺地,车位紧缺,停到商业大厦里同样昂贵。

  当业主抗议后,物业公司承诺月保车辆停车费暂不涨价,临保停车费由每24小时115元降至40元,涂华清又重新开始了“抢车位游击战”。

  “上周我基本都得7点起床开车去上班,虽然我们9点才要求到公司。”他有点哭笑不得地解释,晚上8点多加班完回到家时,淘金花园已无车位,他不得不到处转悠找车位,有时连高价咪表位都满了,他只好违规停在淘金肉菜市场的路边,步行15分钟回家。

  像涂华清这样每天为找车位而疲于奔命的车主枚不胜举,最终在“无位”与“价高”的两难之下,多数人索性冒险乱停放,也滋生了部分露天停车场、咪表停车位的“违法私营”。

  策划:姚燕永  郎国华  任天阳

  执行:邓红辉  孙国英  崔向红  胡智勇

  执行统筹:谢苗枫  刘江涛  谭亦芳  卢轶  王海军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曹嫒嫒  实习生  刘敏  严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