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停车费调整:未采纳阶梯收费为保障咪表收益?

15.05.2014  15:51
广州停车费调整:未采纳阶梯收费为保障咪表收益? - News.Ycwb.Com
来源: img.ycwb.com

  ■新方案中,一类地区咪表将从现在的10元/小时,涨到16元/小时,涨幅六成。新快报记者 毕志毅/摄

咪表公司称阶梯收费“太复杂易算错”,容易引发纠纷

■本版统筹:新快报记者 牟晓翼 ■本版采写:新快报记者 张亮 陈杨 牟晓翼

前日,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的停车场差异化收费措施中,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咪表收费提高到每小时16元。然而韩志鹏委员的阶梯收费方案违背接纳,业界普遍认为这更能够通过价格杠杆效应,是合理引导车主更改出行习惯的有效举措。

有网友认为,未采用阶梯收费方案,实际上还是没有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以半小时为时间节点的收费区间;另外,阶梯收费也因其跨阶段后几何级的增长,导致咪表只能收取短期停车的金额,实际上都是在暗中保护咪表公司的收益。对此咪表公司回应,未采纳阶梯收费方案,其实是怕“太复杂易算错”,易引发车主不满产生更多纠纷所致。

目前新方案中,一类地区咪表将从现在的10元/小时,涨到16元/小时,即每15分钟4元,涨幅为六成,低于原来18元和22元两套方案涨幅。实施后,对于车主来说唯一的区别只是多交钱而已。

但如果按照韩志鹏提出的方案,首个半小时5元,一小时11元,两小时26元,到了7小时封顶161元(24小时)。可想而知,车主需要慎重考虑长期停车是否还要选择咪表车位,如此可直接降低咪表车位停车流量,有效利用路边的道路资源,“还路于民”进而达到治堵的效果。

对于未能实施阶梯收费方案,有网友昨日分析,如果实施阶梯收费,表面上看收费标准呈几何倍数提升,咪表公司成为受益方,但实际上,由于车位周转率的加倍提高,绝大多数车辆仅仅停留半小时以内,不会逾越1小时的界限,所以每辆车每小时最多收费11元,远远低于新方案的16元,新方案未采纳阶梯收费方案,会否是在暗中保护咪表公司收益?

对此,咪表公司回应称,有两个原因不赞成咪表阶梯收费:一是咪表阶梯收费计算方式复杂,车主和收费员都容易算错,甚至引发矛盾;二是阶梯收费在两小时后收费较高,极为容易引起车主不满,造成收费纠纷。此外,咪表公司相关负责人还认为,阶梯收费后,停车位周转提高,且前期收费增加,所以总体上并不会导致公司收入减少。

至于媒体普遍关注的乱划车位、乱收费和讲价等问题,咪表公司表示会依据市政府有关部门的要求,不断整改完善。

住宅区月保500元限价难落实

新快报记者连日走访发现,市区不少地方的小区住宅停车位月保价早已超出本次的限价500元。究其原因,多是小区车库已出售,出租位供不应求,因此大多后入住的业主只能靠二手转租拿车位,价格日渐上升,有的甚至是1200元/月。由于市区大多数住宅停车位,尤其是地下停车场都不同程度存在产权归属问题,导致“只售不租”、由投机行为引发的“黑市价”高出限价数倍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也引发市民对于新方案实施后,每月500元月租根本落不到实处的担忧。

●个案

错过买车位机会 每天忙着找位停

家住滨江东路的曾先生对车位一事感慨颇多。2009年,他买入滨江东路靠近下渡路的电梯二手楼。该小区约有200户人家,而车位不到半数。“当时买房都是靠贷款,哪有钱再买车呀,所以没想那么多。”曾先生回忆,当时的小区地下停车库可能因为产权不明的缘故,并未出售,多是放租,大概400元/月,算下来也不算太贵。

2011年,曾先生终于在限牌前一晚购入新车。欣喜之余,苦恼也随之而来。小区地下车库前不久贴出告示,公开出售,因只剩30多年产权,售价比周边小区略低,但也要28万-35万元/位。“如果买车位就没钱买车,买车就只能租车位。”然而,曾先生的租车位计划一直遭遇阻力,因为小区车位基本拿来出售,虽然没卖完,也不拿来出租,整个小区仅给6个月保位,虽然月保价格已涨至600元以上,也被人眼疾手快抢光了。转来转去,曾先生最终只能每天在路边找车位,每小时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