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国宝重器‘’贾湖骨笛‘’来莞,八千多年的笛声带你穿越时空

18.05.2019  03:10

贾湖骨笛、龟甲响器……这些来自八九千年前的古代乐器如果出现在东莞,会是怎样动人的情节。尤其是贾湖骨笛,那它是近年来一款风靡全国各地的网红文物,经过央视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和央视文物热门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传播,让其穿越近八千多年的笛声,响彻在当今观众耳边,效果非常震撼。

华夏民族素有“礼乐之邦”之称,中原地区更是华夏音乐文化的发源之所在。 国际博物馆日(5月18日)当天,东莞市博物馆与河南博物院联合举办的“和韵天下-中原音乐文物瑰宝展”在东莞市博物馆开展。展览分为“远古回响-史前音乐”“金声玉振-夏商周音乐”“瑰姿逸音-汉魏音乐”“盛世风华-隋唐音乐”“余韵悠扬-宋元明清音乐”五大部分, 从数十年来出土的河南音乐文物中撷取的64套、169件精品文物,串联起中华音乐文化的时代脉络,还原一个传承了8000多年的音声世界,展现中国古代音乐千古不泯的魅力。

为了让市民零距离接触国宝,感受中原文化的恒久魅力,东莞市博物馆还推出“扫一扫,听导赏”服务,只要有一部手机,在展厅,你就能随时随地零距离与文物“对话”,倾听古乐器的心声,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原音乐文化。

展览将持续至7月14日 。现在,就让记者充当临时导赏员,提前带您走进近史前贾湖骨笛、新时器龟甲响器,以及春秋特镈、唐三彩埙、清轧筝等国宝重器。

贾湖骨笛

创造中国古代音乐起源的神话

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距今8700~6800年)

通长23.6、上口径0.97~1.05、下口径1.15~1.45厘米

1987年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品鉴:骨笛是用鹤类动物的尺骨锯去两端关节钻孔而成,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管乐器 。从骨管上所留的等分符号可见,在钻孔前经过了认真的计算。经测试,它能吹奏出七声齐备的下徵调音阶,而且能够演奏富含变化音的少数民族或外国乐曲,为中国音乐音阶发展及七声音阶起源,提供了详实的实物资料。

它的出土,证明早在七八千年之前,我们的祖先所具有的音乐水平,改写了先秦音乐史乃至整部中国音乐史,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和价值,被誉为“中华音乐文明之源”。

如今,经过探索,音色明亮、古朴,有着原始风格的古乐之声已经能从贾湖骨笛“散入”现代人的耳鼓。看过央视《国家宝藏》和《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市民,应该早就有耳福了吧!

龟甲响器

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距今8700~6800年)

背甲长15.5、宽7~11、高7.1厘米;腹甲长15.1、宽7.8~9.2厘米

1987年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品鉴:中国人喜欢龟由来已久,龟以其长寿的特点深得中国人的青睐,用龟的这一文化现象从史前时代一直延续到今天,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龟甲不仅可以用来占卜,也可以用来做乐器。在没有金属的时代,要使响器发出更脆亮的响声,没有什么材料能比得上龟甲。

此件响器,头尾各钻1孔,两侧各2孔,腹甲正中又钻2孔,应为缀合之用,内装石子11粒。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龟甲响器,有十余件,出土时均置于人身上。类似器物在大汶口文化和河南淅川下王岗文化也有出土,说明这种葬俗的延续。北美印第安部落至今尚使用龟甲响器,将龟壳缀合后内装石子或玉米粒,一端插入木柄,类似今天的沙锤手摇。贾湖遗址出土的龟甲响器的制作和演奏亦当如此。

特镈[bó]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通高92.5、舞修46.5、铣间54、鼓间44.5厘米

1923年河南新郑市李家楼郑公大墓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品鉴: 镈是一种形制接近于钟的中国乐器,是中国古代大型单个打击乐器。 贵族在宴飨或祭祀时,常将它同编钟、编磬相配合使用。其特点是环钮、平口、器身为椭圆形或合瓦形。

这个特镈距形制为合瓦形,凤首镂空钮立于舞上,螺旋状的枚均匀分布钲间,前后12组,每组3枚,共36枚。镈口平直,两铣中部外弧。舞部、篆带及正鼓部均饰蟠螭纹。1923年郑公大墓中共出土23件编钟,其中特镈4件、甬钟19件,分别藏于海峡两岸的4家博物馆。

该特镈距今已有两千八百多年历史,具有古朴、深沉、多变、神秘的丰富音色,可排出一个非常绝妙的现代多调性音列。青铜是一种合金,主要成分是铜,又混入少量的锡和铅,各种金属成分的微妙比例变化,对钟的声学性能、机械性能等都有着重大的影响。遥想当年,在编钟的演奏下,陪衬着青铜镈打击出的美妙乐曲,是何等奢华的场面。

三彩埙

唐代(618~907年)

高4~4.5厘米

河南博物院藏

品鉴: 埙是闭口吹奏乐器,音色朴拙抱素独为天籁,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唐朝,经济空前繁荣,社会政治稳定,艺术高度发达,人们的注意力从温饱转移的精神享受上,民众的娱乐时间增多,所以唐三彩器具中出现了许多玩具摆设类物件。

三彩埙就是其中一种成熟的玩具器类。

展览中的这四个三彩埙为球形,白陶胎。面部均施黄、绿、蓝色釉,色彩艳丽。外表毛发繁密,两眼圆睁,高鼻短下巴,口微张,且嘴角咧向两边,中空。在猴头埙的脸颊两边各有两个圆形音孔,头顶部有一个圆形吹孔。应为民间儿童吹奏玩埙。

轧筝

清代(1644~1911年)

长125.5、宽20.5厘米

河南博物院藏

品鉴: 轧筝为擦奏木质弦鸣乐器,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最早出现于唐代 ,《旧唐书·音乐志》载:“轧筝,以竹片润其端而轧之。”其形制与筝、瑟相似,音色细腻柔和,演奏方法上吸取了二胡、筝、琵琶的技巧,演奏时先将筝树立于胸前,用琴弓擦弦拉奏。这件轧筝共鸣箱呈长方形,正面为拱形,由面板、底板、岳山、弦柱、琴弦、琴弓部分组成,共有弦柱、琴弦15根。据说,福建莆田民间乐器文枕琴,就是改良于濒临灭绝的轧筝。

绿釉陶百戏楼

东汉(25~220年) 

1972年河南西平县寺后张村汉墓出土 

高73、面阔23、进深25厘米

河南博物院藏

品鉴: 陶戏楼共分三层,一层左边开门,右边有菱格形窗;二层为一戏台,台前置横条栏杆,台上有演员表演,门后是后台,两边台柱上各有一怪兽浮雕,为一蹲姿大力士,双臂用力支撑上层楼台,墙两侧有镂空菱格窗。 三层为一单间小屋。这反映了汉代贵族楼居歌娱生活的理想化场景,也是后世戏台的启蒙。

全媒体记者 沈汉炎 全媒体编辑 黄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