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争相布局连锁药店

05.12.2015  12:15

  ●本报见习记者  范斌

  记者近期走访梅城药品零售市场发现,随着近年来医药体制改革效应逐步显现,以及生活水平提高后对健康养生的重视,市民对购药的消费需求也随之升级,连锁药店的品牌形象和多元业务才能满足市民的消费升级需求。目前资本仍在抢点布局梅州医药零售市场,面对医药电商和综合医馆等新的发展,传统医药零售面临转型的要求。

  家住梅城江北岗子上的市民王阿姨因为患了一种血液病,经常要走近一公里路到侨新路口的岭东大药房才能买到医生给她指定的药物。因为该药店属于连锁经营,会员积分可获送赠品等,王阿姨自然习惯前往购药。“有些药只在大的药店才有,而且感觉比较正规,所以我一般都会过来这里买。”王阿姨说。像王阿姨观点一样的老百姓购买什么东西都习惯倾向于大商店,不少市民买药一样会去大型药店。

  2013年起国家实施的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简称GSP认证)以来,对药品经营企业的准入门槛有了一次较大幅度的提高。记者走访发现,市民感性认知在梅城有布局的医药连锁有岭东大药房、益民药店、新顺医药、康泽医药、中联大药房、大参林、瑞丰药房等近10家。在这众多连锁药店中,外来资本和本土资本所占的比重近对半开,其中本土成长起来的医药连锁数目不多,尤其是真正拥有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连锁药店资格的仅有岭东、新顺、益民,以及主要布点在丰顺的深华药业四家。其余药店中,除中联大药房因业务收缩退出梅州市场后被梅州本土管理层MBO改名的福瑞邦药房拥有两位数以上的店面外,所拥有的店面数量皆在个位数,无论是在规模和数量上都略输上述5家本土零售商。

  在医药电商领域,新顺医药在本土的连锁药店中,第一家开通了网上医药商城,市民在其网站上可以进行药物选购,然后由其在线下最靠近顾客的实体药店进行配送。新顺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才雄告诉记者,从上线至今不到3个月,其网上药店的日均浏览量已经达到500人次,能带来几十个订单,总体交易额则波动较大,落在1000-5000元区间。岭东大药房的总经理张穆表示,医药电商和“互联网+医药”已经形成发展趋势。

  对于布局,各家连锁又有各自的理念。岭东大药房的张穆告诉记者,仅在今年他们就在平远、蕉岭等地新开了9家店,年底前还要再开一家。福瑞邦药房总经理丁伟裕也表示,在收购了中联资产后,准备将市场扩展重心瞄准大埔。新顺医药今年在市区新开了两家店面。另据了解,主要布局在丰顺并且已经将触角伸向揭阳等地的深华药业,在今年建成粤东最大现代医药物流配送中心后,更是着手准备了以物流配送中心为半径的连锁扩张计划。可见无论是下沉到乡镇还是在城区精耕细作,资本进行连锁药店的布局已经进入一个抢点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