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欲掘金大数据增值业务
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刚刚成为社会热词的大数据产业,很快就站在了转型的分岔路口。在日前印发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以下简称《行动纲要》)中,国务院为这一产业指明了方向,明确我国将在2018年底前建成国家政府数据统一开发平台,率先在信用、交通、医疗、社保等重要领域实现公共数据资源合理适度向社会开放,带动社会开展大数据增值性等应用。大数据,这个一度极其吸引人眼球,却始终让人摸不清盈利点的产业,终于找到了清晰的掘金点。
近几年,“大数据”这一新词频繁被政府层面提及,成为了各行业争相赶搭的“快车”。目前,即使不少企业对大数据概念还十分模糊,但它们也不愿意放过这一机会创造新噱头,恨不得事事都与大数据挂上钩才能继续开展。
一位行业专家指出,现在可谓寸土寸金的北京,各类资源都十分紧张,但不少在京企业对于数据存储的需求又十分巨大,因此占地面积较大、资源消耗量较高的数据中心产业就有了一定的开发价值,不少社会资本愿意利用北京周边城市相对低廉的各种资源开发这种类似数据“库房”的项目。
京冀大数据走廊中两大企业之一的润泽国际信息港COO王建国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如果同样是建设一个500平方米、可容纳200个机柜的数据中心,企业在北京自己建设每年的投资成本将高达1500万元,而在廊坊外包仅需要200万元/年,随着未来北京工业电价逐步调整,这一差距还将继续扩大。
然而,看似“有利可图”的大数据产业却即将面临一大发展瓶颈。在业界看来,以数据中心产业为主的大数据产业,涵盖的业务太过初级,与其说数据中心是科技行业,更不如说它其实就是一个开发商,租赁场地和设备,顺便提供简单的设备维护、清洁服务。有业内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实际上,我国现阶段真正的大数据产业就是为企业提供存储数据的设备和空间,以及简单的维护工作。而王建国也看到了这一天花板,近期一直在思考如何拓展基于数据中心的增值服务。
据分析,现在本市已建好、需要限制在一定规模内的数据中心,正向着精细化运营的方向发展,比如:网络安全、网络管理、存储备份、企业邮箱、网站建设、网站加速等,像机组托管这样简单拼资源的业务比例将进一步压缩,而未来,整个大数据行业也将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与本次国家所指方向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