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公众号发布集赞 送代金券广告引发家长漏夜发图求点赞

27.04.2017  09:04

学而思的老师在讲英语课。广报记者乔军伟摄

学之思系列报道1

大洋网讯  前晚,微信朋友圈突然被“学而思”刷屏,一则集赞的广告,让该教育机构更抢眼球。记者看到,这则广告出自一个叫“家长成长学院”的微信公众号。不少家长反映,整个朋友圈都被“攻陷”。昨日10时许,集赞活动提前结束。

幼儿园家长“凑热闹”集赞

前晚,微信朋友圈突然被近年来火爆的学而思刷屏,一则集赞的广告,让该教育机构更抢眼球。记者看到,这则广告出自“家长成长学院”微信公众号,显示账号主体为“广州学而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广告中提到,在朋友圈分享图片,集赞68个,就能获得100元报班代金券、集赞168个,就能获得500元报班代金券。于是,家长们纷纷行动起来了。

在满屏的“求点赞”中,记者竟然发现还有幼儿园中班的家长。

家长符女士表示,她在朋友的推荐下,关注了一个幼升小的公众号,不久前,该公众号发布了学而思分班测的消息,她便带着女儿去了。测试结果是,女儿的数学和英语都在提高班。符女士笑言,这是自己第一次在朋友圈里求赞,当家长真不容易。家长邢女士的儿子今年才上一年级,她在朋友圈感叹道:“今晚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中国式父母。如果说一年前我还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心态,此刻却是心有戚戚。要不要补课早已是毋庸置疑的,我焦虑的是孩子所剩不多的课外时间该如何分配。

平台已进行严厉风险警告

昨日上午10时许,“家长成长学院”微信公众号宣布集赞活动提前结束。并表示本次活动反响热烈,但也对部分家长造成了困扰,有关平台已经进行了严厉的风险警告,只好提前结束这次活动。4月26日中午12时前集赞成功的家长,可以用发邮件的方式确认,领取代金券。

学而思方面表示,发起此次优惠券活动,主要基于两点原因:一是便于家长第一时间获取报名信息。每年有很多家长错过新生报名信息,或者在报名之后因个人情况想转变,又想重新报名。所以便通过微信朋友圈集赞对报名信息广而告之,从而将信息扩散到更多家长。二是通过集赞活动为用户送福利。朋友圈点赞送优惠,促进大家转发关注的同时,也想通过福利活动形式回馈新老用户。

但是由于低估了大家对学而思的热情,也忽视了此举可能违反微信朋友圈的管理条例,只好提前结束本次集赞活动。对由此带来的不便,学而思方面深感抱歉。

解密

分层教学”的“学霸效应

近年来,学而思已经成为了“现象级”教育机构,有人对它赞不绝口,有人对它深恶痛绝。2016财年,学而思所属的好未来集团营收达到6.19亿美元。

学而思广告里的新生报名测到底是什么呢?此前,记者曾专访学而思广州学校的校长李晋,他表示, 学而思的定位是全科培优机构,除了数学,还有物理、化学、生物、英语、语文等学科。主要做的是分层教学,给学生们提供学校以外的多元化补充。也正因此,学而思有入学分层测试。

我需要澄清一点的是,很多家长认为这是晋级考试,但我们的定位是分层考试,以确定学生处于哪个学习层次,再进行分班。不同学校,学习层次接近的孩子聚在一起,能够更好地沟通交流,互相帮助,这样老师讲解会更有针对性、效率更高。”李晋表示,确实听说过有家长为了把孩子送进学而思的超常班,甚至集训队,而不惜在外面请私教,对这种做法他认为并不可取。

我们不主张盲目地给孩子上难度,如果孩子的能力没有达到,即使挤进了超常班或者集训队,学起来也会痛苦。”李晋说,能进超常班或者集训队的孩子是少数人,尤其是集训队,一个学科、一个年级,全广州也就40个人左右。大部分的孩子无须以此为目标,而是应该注重在自己现有能力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根据记者观察,这样的分班分层教学的确是学而思的重要法宝。尤其在广州市奥校停办后,一些奥数尖子生进入了学而思的尖子班、超常班、乃至集训队,有了这群“学霸”的示范效应,一些家长也将自己的孩子送进去,希望他们能向“学霸”看齐。

疑问

学的是思路还是“套路

关于学而思,有一个怪现象。家长们疯狂追捧,教育界人士尤其是公办学校的老师中,许多人却认为学而思教授的不过是“套路”,没有为学生注入真正的“思想”,孩子们学到的不是真正的知识。对此,创始人张邦鑫在今年1月的一次记者群访中回应,学而思一年的课程研发经费的投入是几个亿,技术人员有六百多人,不久后将达到1000人,其中内容研发人员将近500人。“我们是一种智力密集型的企业,通过科技手段推动教育培训,从一个传统的作坊模式,变成一个现代化的、互联网化的、数据化的教育科技公司。”张邦鑫说,如此大的课程研发投入,教授的如果只是“套路”,那未免太得不偿失。

集赞背后

集赞广告成“友情测试

在家长们激动地发图集赞时,不少还没当爸妈的年轻人在点赞的同时一脸懵!刘女士在点了几十个赞之后,发出“天问”:“学而思是什么,让我点赞点到手抽筋。

这一次点赞活动,甚至成了友情测试。有个别凑热闹的朋友孩子并没有上学而思,却也跟着集赞,他们的目的并不是要代金券,而是测试朋友圈里到底有几个“真朋友”愿意点赞。不少人一晚上都在忙着点赞,生怕赞了这个,漏了那个。尤其是上司们的集赞,那是万万不能错过的。李女士在点了一轮赞后,索性在朋友圈里问:“还有谁我没点到的,速速告诉我!

一些人成了“点赞之交

文女士前晚收到了好几个朋友的求点赞私信,一时间没来得及去处理,结果后来一点开对方朋友圈,发现人家早就把她屏蔽了。

还有不少家长,到了要集赞的时候,才发现平时加的人太少了,临时加好友。有两名家长,就在彼此熟人的介绍下,互加了微信,互相点赞,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点赞之交”。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去学习面对这个世界保持镇定的本领。孩子的成长必将受苦,但内心的稳定、相信希望的力量和良好的习惯,能保证他摔倒后有能力站起来。作为父母,唯有传递给子女最镇定的心态、最良好的习惯,对于这个世界满怀期待,才可以保证他一生平顺。无论父母给孩子报多少补习班,传授的内容都是技术性的,而这些技术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内心的坚守。

——著名作家毕淑敏

听听中小学校长怎么说?

广州某重点中学校长:

教辅机构不应越俎代庖

学而思现象引发了教育界不少讨论。广州某重点中学的朱校长表示,近几年来,教育部三令五申,要求给学生减负。一些辅导机构在减负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从某种程度上,补偿了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需要。事实上,学校里的教育,是可以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当然,由于大部分学校都是大班教学,个别跟不上的孩子,或者吃不饱的孩子,有个性化的需求,要另外学习,这都可以理解。但如今,个别辅导机构受到了近乎疯狂的追捧,这是极其不正常的现象。那些成绩明明不错的孩子,还要去辅导机构,无非就是要提前学,加大难度地学,花了精力、花了时间、花了金钱,成绩肯定会提升的。但这并不代表去这些辅导机构就是对的,有用的。

朱校长认为,从长远来讲,孩子的这种提升,不是在正常的环境下获得的,而是在增负、提前消耗,这对孩子的成长弊大于利。 这给学校教育也带来困惑,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进度。确实,很多孩子对这些辅导班不抗拒,甚至感到挺快乐,这是因为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进步、都有求知欲、都希望在群体里获得成功,但是以他们现阶段的心智年龄,他们无法分辨这种所谓的“成功”是通过怎样的途径获得的,一些孩子除了“抢跑”,可能已经不知道如何通过正常渠道发展自己了。

朱校长说,他并不是反对社会上的教育辅导机构,而是主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要各司其职。辅导机构要做的不是代替学校,把学校教授的知识提前加难,而是弥补学校教育在个性化方面的短板。教育辅导机构的主攻方向不应是学科,而是综合实践活动,如培养孩子如何适应社会、了解社会发展规律等。

天河区某小学校长:

我们可以错位、多元发展

昨晚,天河区某小学的校长在朋友圈发文说:“睡觉前看到朋友圈学而思刷屏,好多朋友都在求赞。刚好下午就女儿学习也与老师交流交流,老师认为也没有必要太紧张,但是现在大家都抢跑,如果不加入这个大队伍就会落伍,落伍或者自卑隐藏,或者彻底放弃,总之不好。我觉得老师讲得很对,现在家长们就是这样陷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谁也不敢个人突破。一些教育机构就是认准了大家的这个心理。我跟几个人讲要有定力。但是讲完,我觉得还得有自己的途径。下午地铁上又跟吴教授讨论真假课文,进而延伸到有意义学习,以及有意义的课程与教育。我突然想到,我们不一定都要比拼成绩,我们可以错位、多元发展,你上学某思,我可以锻炼思维;你刷题,我可以阅读与实践;你追考试分数,我可以发展体育与艺术特长……即使为了考试分数,我们也可以探索一套有效刷题、有效结构化的方法。说干就干,自己先来。

文/广报记者刘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