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抗生素就是消炎药”误区

07.11.2015  18:36

美国考虑禁止在畜牧业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时,也一直在衡量得失,这意味着成本剧增,会导致整个产业的崩溃和物价指数的攀升。

刘润辉介绍,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寻找替代传统抗生素的办法,其中之一是疫苗。华东理工大学的专家已研发出一种多宝鱼的疫苗,可以取代抗生素。不过,疫苗只能针对某一特定病菌,不具备抗生素那样普遍的杀菌作用。“最有效的办法是研制出一种新型抗生素”,刘润辉说,新型抗生素与传统的相比,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加速抗生素的溶解。如果抗生素进入人体内,三五天内能够迅速溶解,不会残存在体内,其耐药性的问题就能够解决。目前,各国科学家在努力攻克这一世界难题。

刘润辉最后强调,当然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当务之急还是要走出抗生素的使用误区。除了“药越贵越好”之外,还包括“抗生素就是消炎药”的误区。其实,炎症是人体组织受到损害时的反应,表现为发红、肿胀、发热、疼痛等。过敏、烧伤、烫伤、冻伤以及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等损害都可引起炎症。在日常生活中不是由细菌引起的炎症,就不宜使用抗生素治疗。还有“抗生素可用于预防感染”之说,其实,抗生素主要是用来杀灭或抑制细菌的,不能增强人体抵抗力,不可能预防感染。相反,常将抗生素用于预防感染可能延误病情,还会促使细菌耐药。   本报记者 张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