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认知误区,重拾奋斗精神

29.12.2015  16:42

美国记者爱德华·休姆斯,曾获最高 新闻 奖普利策奖。他花了一学年时间,在一所公立高中蹲点。一年的体验,让他写成一本书,书名叫《梦想的学校》,第一章用了这样的长标题:“4是有魔力的数字:4小时睡眠,4杯拿铁,4.0”。这本书描述了这所高中的学生群像:为了得到最高的平均成绩4.0,他们一天只睡4个小时,灌下4大罐拿铁咖啡,为的就是能够熬过一整夜。(《重庆商报》,12月28日)

报道一推出,迅速引起了震动,即使是新华网,也在第一时间进行了转发。微博用户@mcsimpson认为:不是中国和美国的学生有什么区别,教育有什么不同。而是如果你想得到最好,无论在哪儿,无论是谁,都要拼命付出才有可能会得到最好的回报。请注意是“有可能”。当然人们的决策是遵循满意性原则,什么是你心目中的最好,该为之付出多少,因个人而异。

@每天跑4四圈减掉游泳圈亦有类似感觉:不是说美国高中发展素质教育,玩着玩着就把知识学了吗?我以前很羡慕,怎么比中国高中还苦?

美国高中生如此刻苦,让众多宣传美国教育是如何轻松的人颇为尴尬。一些网友就抓住报道的公允与全面发难,正如@清宇isme所说:做这种调查干嘛不把各方面都调查了,美国还有高中舞会呢,我们有么?

总有人会从中美教育当中找出不同来。@一米六五的冯塘主:人家是自愿学习,自愿拼命,是自己心里知道努力才有未来,以美国的制度,他们完全可以和评论里的某些人一样觉得学习辛苦要命,慵慵懒懒碌碌无为过一辈子。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很多努力的人,也有很多懒惰的人,不要用你们懒惰的思想去质疑别人不可能这么努力,井底之蛙好好呆在井里就行了。

对美国教育的认知,我们除了误读,还有有意为之的歪曲成分在其中。美国的教育本就分通识与精英教育。穷人的家庭止步于通识,追求精英教育的家庭还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与金钱。中国民众往往择其一端,批判国内应试教育时,需要遥远的美式教育,其实就是拿美国的通识教育说事;批判学习压力大时,还是以美国通识教育为标杆,认定人家的教育是自由的、轻松的。以为无须努力,就能收获美国精英教育的成果。

殊不知,教育在哪里都是登梯的过程,是社会实现分层的通道。鼓励学生松懈,或者为学生松懈寻求理由,其实也就是默认了社会的板结。又何需抱怨社会向上流动的通道闭塞呢?因此,要鼓励学生奋斗,除了激发每个人身上蕴含的潜力,还有为社会流动积蓄力量的作用。社会的五彩斑斓就迸现于个人奔腾向前的热情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