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全国的“南沙模式”

20.04.2016  09:58

      电商巨头扎堆入驻南沙,看重的正是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的“风口”,特别是跨境电商发展的“风口”。这“风口”的诞生与南沙独特的跨境电商监管模式不无关系。源自南沙的跨境电商监管模式,已经入选国家商务部8个“最佳实践案例”,并被推向全国。

      自贸区 挂牌一年来,像跨境电商监管模式这样走向全国的“南沙模式”还有很多。

      南沙自贸试验片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广东自贸试验区面积最大的片区,南沙新区片区围绕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南沙充分发挥自贸试验片区先发优势,积极探索建立与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相衔接的体制机制,形成了142项创新成果。其中,在口岸通关、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的多项创新成果属全国首创,25项成果纳入广东自贸试验区首批可在全省复制推广的27条自贸区创新经验。市场采购商品出口监管模式、口岸查验配套服务费改革也由南沙走向全省乃至全国。  撰文  黄少宏  南宣  关悦  编辑统筹  李江萍

全国首个实施政府购买查验服务

      4月1日起向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

      “以前,查验一个40尺集装箱,我们需要向查验服务单位支付查验服务费500元,公司一年相关的查验费用支出就将近60万元,改革实施后,这笔费用就能省去,这大大降低了经营成本,使得我们的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有所提高,贸易量也有所增长。”广东奥马冰箱公司负责报关业务的经理陈毅坚表示。

      这项惠及众多进出口企业的新举措就是口岸查验配套服务费改革。自2015年7月8日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率先在全国试点以来,共有1595家符合条件的外贸企业享受改革红利,免除吊装、移位、仓储费用约757万元。

      今年4月1日起,该项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海关与地方政府合作推动的“南沙模式”成功走向全国,赢得了改革话语权。

试点以来,广州海关改革和创新监管模式,优化查验绩效,进一步增强查验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大型集装箱检查设备进行非侵入式查验具有费用低、时间短、无损害的优势,落实以“机检为主、人工为辅”的查验模式,降低企业因货柜掏箱、装卸产生的费用,缩短查验时间,提高查验效率,逐渐向机检为主的查验模式迈进。

      “过去我们进口货物要先查验后才能全部从港口运走,现在则是提前24小时报关,船到港口后,可以边卸货边放行,被随机抽中的货柜直接拉去查验,其他的则可以先放行。”广州市信诚物流公司操作部副经理周娟说,实施快速验放机制后,企业就告别了最为耗时的翻柜、找柜的流程,货柜可以在港口少滞留,因此可能产生的租金也减少了,企业运作效率也提高了。过去货物在港区流转时间要4天,现在只需要2天。

      据测算,货柜的重复流转产生的额外操作费用达到500元/柜,实施新机制后,每月可为企业节省操作费用70万元左右。

海关效率的加快带动了码头作业效率和作业量的提升。我们对泛珠三角地区腹地的物流吸引力和带动力越来越强。”南沙海港集装箱码头公司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南沙海关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口岸查验配套服务费改革与快速验放机制、“互联网+易通关”等创新制度叠加产生的连锁效应和溢出效应,能极大地节省外贸企业通关成本,有助于打造改革高地,加强南沙港对泛珠三角地区腹地的物流辐射带动力,吸引国际航线挂靠,推动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建设。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南沙海关监管货运量达到396.1万吨,同比增长18.3%,南沙新港的航线数量也增加到了68条,逐步成为连接内河、贯通海上丝绸之路的航运新枢纽。

      全国首个落地实施DIT业务

      为企业从新加坡吸引来国际大客户

      源源不断的流水线上,不到2秒即有25公斤的塑料粒封装进袋,并流转到通往国内国际的货柜上。这是笔者近日在位于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海港区块的合捷国际供应链公司内看到的一幕。

      广州南沙保税港区是南沙自贸片区海港区块的一部分,入驻在此的合捷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合捷公司董事长柯明告诉笔者,该公司目前主要为阿联酋博禄(Borouge)、沙特Sabic等提供塑料原料供应链BPO服务(系指通关、存储、保税、配送等方面的服务),并为珠三角、国内其他地区数百家企业提供高档塑料原料配送服务。

      塑料粒和钢铁一样,都是工业生产的基本原料。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家,其中珠三角就是我国塑料原料最主要的需求地区之一。据统计,广东初级形状的塑料进口每年超过800万吨。不过,过去这些从中东进口的塑料粒,大部分通过新加坡中转。这是因为新加坡有一项称之为DIT(即国际延迟中转业务)的政策:货物以转运货物形式到达新加坡的港口后,可先申报转运货物的进口舱单业务,企业可视市场情况自主选择,分批转运出境至卖家指定港口,或在国内进口销售;在未确定具体买家之前,以转运货物可允许存放在码头指定堆场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这给新加坡带来了挂靠的国际航线以及相应的产业集群。

以国际著名化工企业Sabic为例,其每年在新加坡处理的DIT中转塑料原料超过100万吨。

      可以说,要把塑料粒等大宗商品的国际中转业务吸引到南沙来开展,DIT业务必不可少。

与此同时,南沙海关走访企业发现,一些大型物流企业因无法在短时间内确定所有中转货物的最终流向,如最终确定为需进口的货物,按照国际中转货物出境后再复运进境的方式运作,产生的费用较高,给企业带来较大资金压力。因此不少企业希望南沙能有DIT国际延迟中转业务。

      企业的需求也是政府努力的方向。在南沙区与海关等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DIT国际延迟中转业务得以在南沙率先实施:海关对国际中转货物进行了规范管理,使国际中转货物可以获得90天的延迟中转时间。“这就给客户提供了寻找市场的时间,并节省了大量仓储、运营成本。”合捷公司总经理潘湘德说,有了DIT业务之后,未确定下游买家的供应商可以先把塑料粒运抵南沙,再寻找买家,1吨塑料可节省卸货、仓储等费用约150元,1万吨就可以节省150万元。

      2015年自贸试验区挂牌后,DIT业务等利好就把沙特Sabic集团吸引到了南沙,将首单DIT项目落户南沙。这是DIT业务模式在全国范围内首次落地实施,南沙港由此成为全国首个实现DIT业务的口岸,并从新加坡港口夺得了国际大客户。

合捷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该公司为博禄及Sabic共完成DIT南沙港单边进货量约为6.8万吨。而在2015年全年,合捷公司进出货量更是达到98.5万吨,同比增长102%。

      在潘湘德看来,这种增长和自贸试验区的通关便利化密切相关,由于有DIT等一系列制度创新,很多客户直接要求船公司将航线挂靠南沙港区,“光是中东来的国际航线就增加了五六条”。“我们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吸引Sabic、陶氏化学、博禄、埃克森-美孚等国际大宗原料供应商将其在新加坡的中转业务部分或者全部转移到广州南沙港。”潘湘德信心满满地说。

全国首个市场采购出口商品集中检管区

      全年货值超过200亿美元

      走进广州南沙港的市场采购出口商品检管区,有一条长长的货架上让人印象异常深刻:货架上陈列着各种假冒伪劣产品,既有鞋子,也有皮包,还有仿冒某品牌的电脑……

这些就是我们查验后扣留的假冒伪劣产品。”南沙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刘家君告诉笔者,这是反映南沙市场采购出口商品集中检管区的一个“成绩单”。

刘家君表示,市场采购出口商品是广东地区的一种重要贸易方式,主要出口到东南亚、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传统贸易出口方式相比,出口主体不明确、进入门槛较低、质量不达标等诸多问题,导致市场采购出口商品伪报瞒报、逃避监管情况严重,欺诈行为多发,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长期以来游走在出口贸易的灰色地带。大量假冒伪劣及不合格商品输出到国外,严重损害了“中国制造”的国际声誉。

      在此背景下,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广州南沙港建立了国内首个市场采购出口商品集中检管区。检管区拥有专用仓库和查验场地,内设报检大厅、查验产地和样品展示区。检验检疫人员驻区办公,实施报检、计费、查验、抽检、出证、放行一条龙服务,全区采用全程视频监控管理。

      与此同时,创新实施“线上智检口岸平台”和“线下集中检管场”组合检管模式,通过自动布控和全过程封闭管理,锁定风险目标,实现由粗犷向精准查验的转变,查验比例大幅度降低了90%,合格率提升24%,绝大多数货柜可在1分钟内办结所有手续,平均通检时间由原来的2到3天缩短为16分钟。

      “我们采取的是双随机抽查模式。”指着刚刚被抽中的集装箱,刘家君说,对于监管人员和企业来说,谁都不知道哪一个货柜会被抽查,都是由电脑随机产生抽查对象的。有效杜绝了寻租行为,让假冒伪劣商品无处遁形,从而将出口假冒伪劣商品的企业“挤出”了南沙,让更多优质商品通过南沙口岸出口向全球各地。

      如今,新模式的实施带来了集聚效应。市场采购出口航运成为南沙港非洲及东南亚航线的主力军,吸引了大批市场采购商家落户南沙。2015年经南沙港区出口的市场采购商品17.3万批,31.1万标箱,货值205亿美元。其中,南沙辖区出口货值达73.3亿美元,同比增长74.8%,占南沙出口总量的44.1%,对广州市外贸增量的贡献度达37.1%。

      内联珠三角制造业中心、外接“一带一路”全球市场,南沙港区的枢纽地位逐渐凸显。以市场采购商品出口为例,产品出口到全球177个国家和地区,直接为南沙港区新增20条国际航线。目前,该模式已经推广至广东检验检疫辖区内其他相关业务的口岸。

      “跨境电商监管模式”被推向全国

      唯品会、京东、苏宁云商、天猫……走在南沙港区,这些知名电商的商标不时映入眼帘。

      这些知名电商为何纷纷抢滩南沙?

      这是因为有着“跨境电商的风口”。南沙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风口”与四大因素紧密相关:

      一是加强监管扶持。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模式建设进口消费品交易集散中心。建立健全监管流程,实现网购保税进口、直购进口、直购出口等多种形式跨境电商模式。

      二是加强平台建设。推动线上购物平台、线下体验平台、物流服务平台、海关和检验检疫监管平台、商品质量溯源平台和物流通道平台六个平台建设,打造跨境电商业务全方位产业链。

      三是促进产业聚集。加快跨境电商综合服务企业、体验店、平台企业、总部企业聚集南沙,吸引国内知名电商平台落户南沙。

      四是拓宽物流渠道。打通远洋货运通道、香港机场—南沙陆运通道点对点的“粤港跨境货栈”,打造国际、香港至南沙港区的多式联运物流渠道。

      正是凭借上述优势,南沙跨境电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5年南沙区跨境电商进口货值13.84亿元,与2014年相比增加近45倍。

      2015年5月1日,南沙首家风信子跨境电商直购体验中心开业,40余家跨境电商企业进驻体验店,展示实体商品,实现“线下展示体验,线上下单网购”的O2O运作新模式,当天就有5万多珠三角市民排队入场,在带来人气和生意的同时,也为南沙商业新业态树立了良好的口碑。截至目前,南沙已有南沙(奥园)跨境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南沙华汇广场任性购跨境商品体验中心、四洲国际食品跨境电商直购中心、霍英东集团自邮行体验店等多家跨境电商体验店开业,并陆续在全国各地开设了10多家分店。其中,仅风信子跨境电商直购体验中心,开业7个月就实现销售5亿元,线上月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其营销经验还在福建厦门、江西南昌等地复制推广。

南沙跨境电商的迅速崛起,也引起了国家部委的关注。南沙跨境电商监管新模式当选商务部评出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八大“最佳实践案例”之一,并被推向全国。

      南沙智检口岸跨境电商商品质量溯源平台已吸引超过21万人次登录查询

      查询数据涵盖南沙口岸进出口的750家跨境电商企业

      11.2万种跨境电商商品,涉及进出口商品货值达210亿美元

      开通65条国际航线

      截至3月底南沙港区已开通65条国际航线增加了班轮密度

      53条“穿梭巴士”集装箱驳船支线已基本覆盖珠三角港口群

      15个无水港已将集货敛货体系辐射到泛珠领域


关闭 出口商品技术指南
出口商品招标 关闭 茧丝绸行业市场监测系统 关闭 服务“一带一路”-走出去平台
援外助力“一带一路” 关闭 国家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
全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管理信息平台
汽车贸易管理与汽车市场
商务部酒类流通管理
生产资料流通管理
中药材流通分析
商务部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