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暑期“三下乡”】人文学生赴韶关南雄进行古村落保护调研实践活动

01.08.2014  14:43

  

  7月29日,人文与法学学院奔赴韶关南雄市暑假三下乡实践团队来到了南雄市南亩镇鱼鲜村,对该村就古村落保护现状进行实地调研。
南亩镇鱼鲜村是韶关市入选广东省第一批古村落名单的唯一古村落,村史可追溯到西晋时期,村中古建筑众多,拥有历史悠久的古祠堂、古屋、古寺庙,有还能继续使用的古井、古道,还有精美的石雕、石刻、木刻等,对明清传统建筑研究有重要价值。

  队员们顾不上昨日的车马劳顿和当地的持续高温,便着手对鱼鲜村的古祠堂、古屋、古井等古建筑进行深入观察,记录其受损情况,对村子的大致建筑布局进行了解。并对当地部分村民进行访谈,了解到他们也殷切希望古村落能得到较好保护,为子孙后代留下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当地村委会工作人员还耐心细致地给队员介绍了村子的历史及现阶段保护面临的难题,也对我们的调研活动表示理解和大力支持。

  鱼鲜村虽然在2008年已列入省古村落名单,但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当地经济发展较缓慢,部分村民保护意识不强的原因,古屋倒塌较多、石刻石雕风化严重, 村里古建筑受损情况不容乐观 。队员们通过采集部分村民的问题反馈,认真梳理保护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仔细分析原因,并集思广益,提出一些可行性的解决方法。

  古村落是中国历史进程中农耕文化的活化石,对农村发展建设的研究有重要帮助。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中的积极力量,深入调查研究现阶段古村落的保护现状,为其保护发展建言献策,是队员们为之挥洒青春汗水的愿望,相信在接下来的调研中,愿望成真!

  接下来几天,队伍还将前往乌迳镇新田村、黄坑镇溪塘村和水口镇篛过村等地,继续进行相关实地调研,探寻偏远地区古村落保护之路。(文图/卢良军)

(责任编辑: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