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园讲坛】赵启正:做好公共外交 赢得大国“国缘”
人有“人缘”,国有“国缘”。当前多元文化碰撞交融,如何进行公共外交,弘扬传播中华文明?如何让世界了解中国、喜欢中国,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11月14日下午,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教授做客华园讲坛,作“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主题报告。学校党委书记杜小明主持报告会,党委副书记余其俊、副校长朱敏,校院两级中心组成员、全体中层干部、关工委负责同志、师生代表共600余人聆听了报告。
中国公共外交要向世界说明真实的中国
赵启正在外交领域有丰富的工作经历和个人经验,报告中他用轻松的语言、丰富的案例和生动的图片,从公共外交的意义、公共外交是跨文化的交流、以公共外交推动中国文化和企业走出去三个方面,就公共外交的界定、基本任务、以及如何开展公共外交等问题作了深入浅出地阐述。
什么是公共外交,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赵启正先介绍了美国和日本的定义,然后简洁明了地提出他的见解。他认为,公共外交是传播本国的形象,改善外国公众对本国的态度的基本活动。中国公共外交的任务是向世界说明中国——说明她的社会发展、文化和内外政策,帮助国外公众认识真实的中国。他用朴实的话语告诉大家,向外国人士说明中国应该实事求是——不足和成绩一起说,对方才会相信。
人人都是公共外交的主体
作为中国公共外交的重要倡导者和推动者,赵启正指出,公共外交不只是政府的事情,在跨文化交流中,公众不再只是受众,而是公共外交的主体,这些主体包括大学教师、学生、企业家、媒体等。公众的公共外交比政府的公共外交更具优势,因为他们有很多故事。高校拥有与国际交往合作的广泛机会,也应为推动公共外交做出贡献。
赵启正认为,无心插柳柳成荫,普通公众无意的言行往往有公共外交的效果。公共外交、文化和人如影随形,人的言行输出的就是文化。不过,目前每年都有7000多万人走出国门,有些普通公众的公共外交做得并不理想。如在国外飞机头等舱索要红酒等小事中,公共外交对外没有输出中国文明,而输出了负面形象。可见,加强公共外交人人有责,需要大家一起说话,一起行动,这样才能增强中国的话语力。
跨文化交流需要智慧
赵启正认为,公众要有自觉的公共外交意识,善于跨文化交流。公共外交需要智慧:一是要有比较的眼光,“内知国情,外知世界”;二是不但会说,而且会听。要留下足够的时间,听对方说,然后根据对方的问题,进行对话交流;三是要善待媒体,有一定的新闻素养,对记者要持欢迎的态度,没有记者,观点不能传播;四是要善于跨文化交流。
如何与外国人进行跨文化交流呢?就要跨语言、跨生活习惯、跨宗教信仰、跨意识形态。报告中赵启正以外国对中国龙的误解、对韬光养晦和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误译作为例子,说明跨文化的交流比跨语言的交流更难,最难的是跨信仰、跨意识形态,以此阐释公共外交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公共外交推动中国文化和企业走出去
赵启正指出,喜欢一个民族,是从喜欢她的文化开始。我们不能把分享中国对世界的贡献,老停留在“四大发明”、“以和为贵”,不能老拿祖先的成果说事,必须拿出对世界有贡献的思想,这就需要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中国企业也迫切需要走出去,企业走出去,实际上也是把文化带出去。
赵启正认为,公共文化素质是公共外交的基础,中华文化的振兴是世纪任务。在谈到如何更好地进行对外传播时,赵启正引用“与外国人交往,给苹果好过给维生素片”的生动比喻,说明在对外传播时每个人要多讲中国故事,讲好自己、家庭和社会的“和”的真实故事。赵启正说,“世界上有一本书叫《中国读本》,每个人都是中国的一页。外国人翻不了那么多,每个人要做好自己的那一页。”每个人都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很多看似平常的事情中用一言一行向世界说明真实的中国,讲好中国故事,以公共外交提高中国国际形象。
报告会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生动的案例和实践经历,引起了在场师生们的浓厚兴趣。互动环节观众争相提问,赵启正与观众们就“社交网络等新媒体对公共外交有什么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图/梁启华 文/王功敏)
附:赵启正教授简介
赵启正,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公共外交研究院院长。
前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十一届全国政协二、三、四、五次会议新闻发言人。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曾任上海市副市长、浦东新区管委会主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等职,被誉为“浦东赵”、“中国第一新闻官”、“中国政府的公关总领”、“中国的形象大师”。目前还担任《公共外交季刊》总编辑
主要著作有《向世界说明中国——赵启正演讲谈话录》、《向世界说明中国(续编)——赵启正的沟通艺术》、《中国人眼中的美国和美国人》、《江边对话:一位无神论者和一位基督徒的友好对话》(与美国福音派领袖路易•帕罗合著)、《在同一世界:面对外国人101题》、《对话:中国模式》(与世界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先生及夫人多丽丝女士合著)、《交流使人生更美好》(与吴建民合著)、《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跨国对话:公共外交的智慧》、《正见民声——跨越50年的代际交流》(与吴建民合著)等,其中多部著作已经被译为英、德、西班牙、俄、日、韩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