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内镜,腔内“透视眼”

02.10.2015  16:41
内镜+超声,1+1>2   据介绍,超声内镜是将内镜和超声技术相结合,其既可通过内镜直接观察腔内黏膜病变,又可进行实时超声扫描,以获得管道壁层次的组织学结构特征及周围临近脏器的超声图像,可清晰地显示管壁多层结构以及其中微小病变,就像安了一个透视眼一样,穿透管道壁观察周围的情况。

  与普通内镜相似

   “没想到做个超声内镜就把毛病查清楚了,医生说我这问题不大,只是个有花生豆大小的良性瘤,在超声内镜下诊断明确了,可进行胃镜下切除,不用开刀。”在梅州市人民医院消化中心内镜中心,患者王女士“感受”到了此种超声内镜检查带来的方便和快捷。当医生告诉其罹患的不是恶性肿瘤时,王女士心头的大石终于落地了。

  “传统的胃镜和肠镜只能看到消化道最表面的一层黏膜,而有些病变表面是光滑的,来源于黏膜下层。超声内镜检查操作与常规的内镜检查一样,却可以帮助患者诊断出黏膜下的肿瘤、食管癌、胃癌、胰腺疾病等。”该院消化内镜中心主任汪福群告诉记者。

  可能很多人不了解,消化系统的管腔壁就像一堵厚厚的墙,可以分为多个层次。常规内镜检查只能观察到消化道黏膜层的病变,就像冰山的一角,而肿瘤真正的病变范围就像隐藏在水下的冰山主体一样,深不可测,这时,医生需要借助超声内镜一探究竟。

  内镜+超声,1+1>2

  据介绍,超声内镜是将内镜和超声技术相结合,其既可通过内镜直接观察腔内黏膜病变,又可进行实时超声扫描,以获得管道壁层次的组织学结构特征及周围临近脏器的超声图像,可清晰地显示管壁多层结构以及其中微小病变,就像安了一个透视眼一样,穿透管道壁观察周围的情况。深入腹腔进行超声,找到病灶所藏匿的地点。

  相较于CT检查来说,超声内镜能够显示出其在肿瘤诊断方面的优势。不仅在明确肿瘤性疾病分期方面更加清晰,还可以明确手术的可行性及手术范围,很好地弥补了体表超声和CT等检查方法在诊断恶性肿瘤侵犯范围上的不足。

  汪福群表示,超声内镜延伸了内镜的适应范围,弥补了常规内镜对于黏膜下肿物诊断上的局限性。超声内镜不仅能够清晰地显示肿物起源,而且借助超声内镜引导下穿刺活检术能够明确肿物的性质,为后续治疗提供明确的病理依据。此外,超声内镜还有助于对腹腔内邻近的胰腺、胆管、胆囊疾病的诊断,对发现胰腺小的肿瘤、胆管末端病变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超声内镜技术已成为消化道、肝胆胰疾病、纵膈疾病等的重要微创诊疗手段。利用超声内镜进行精确筛查诊断,明显提高了消化道肿瘤及病变脏器的早期诊断率。”汪福群说。

  最后专家提醒,超声内镜和普通胃肠镜一样,胃镜检查前需禁食6小时以上,肠镜检查前需服药清肠,因此患者需要提前预约,以便顺利检查。

  相关链接:

  梅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现有内镜诊疗室8间,配套术前准备室、术后复苏室和清洗消毒室,有各型高端的进口内镜主机、各式内镜、氩气刀、高频电刀等设备。开展无痛胃肠镜 、内镜下肿瘤电凝电切除及剥离术、逆行性胆胰管诊疗术等。科室年诊疗量近40000人次,技术水平位居省内先进。(江波)

  本期健康护航使者

  汪福群:梅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主任,主治医师。擅长消化内科常见病、危重病的诊治,熟练掌握胃肠镜诊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