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共总书记特使今日访华 媒体称有助关系缓和

26.08.2014  15:01

  央广网北京8月26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解决问题、弥合分歧、寻求合作",这是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中国外交一贯秉持的态度。

  应中共中央邀请,越共中央总书记特使黎鸿英今起访华,这也是自今年5月中越船只在南海对峙及越南一些地方爆发大规模排华骚乱后,越南首次派出高级官员访华。

  据报道,越南外交部昨日发布新闻公报,公报说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常务书记,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的特派员黎鸿英将于今天和明天对中国进行访问。越南外交部发言人黎海平对此表示,黎鸿英此访的目的是与中国领导人就缓解局势,不让近期发生的紧张局势再度发生等措施交换意见。同时推进越中两党两国的关系健康稳定且长期发展,满足越中两国人民的愿望和利益。黎海平表示,越南方面对今年5月中旬在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外国企业发生骚扰、破坏社会公共秩序事件引以为憾,同时对事件发生导致一些中国劳工伤亡感到伤心,越南方面将对中国遇难劳工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此外,越中友好协会将派团赴中国探望慰问遇难者家属代表,越南方面已经和正在继续实施越南政府所公布的关于协助受损企业克服困难减少损失,恢复生产经营活动的措施和政策。此外职能机关正在认真对这一事件展开调查,并严格依法处理非法者,同时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外国企业劳工的安全。

  越南特使此访也是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今年6月访问越南后,越南最高级别的官员访华。分析认为:今年6月18号杨洁篪访越,正值中越关系出现波折,此访被认为"表现了中国方面积极与越南方面交涉,体现通过对话解决问题的诚意和大国胸怀"。

  时隔两个多月后的今天,越共又派出特使访华。对此越南媒体称,越南愿与中方弥合分歧,这种"音调改变"有助中越关系的缓和,对此,国际媒体有哪些评论?

  美联社发表文章说,钻井平台事件在河内引发怒火,并且引起外界对越南政府将重新考虑对华关系更偏向美国的猜测。但多名学者分析认为,越南政府高层在侧重发展对美国还是中国的关系上发生分裂,坚持对华强硬的前越南驻中国大使阮重永对这次会谈的前景表示怀疑,他分析鉴于中越双方都不会就南海问题妥协,因而中方撤回钻井平台只是暂时之举,未来还将留有隐患。越南经济学家阮光阿对中越选择对话方式来解决问题表示欢迎。路透社发文说,越南特使访华融解关系,钻井平台事件让中越关系降至30年来的最低点,也使越南国内关于外交政策的争论更加激烈,越南青年在线网站25号说,越外交部发言人的声明显示,越南正在改变音调,文章引述分析人士的话讲,越南当然希望改善和北京的关系,特使访华至少可以阐明越南的战略规划,增进双方的互信。

  越南音调改变的同时,能否改变在南海问题的实际做法,越南对华的政策是否会调整呢?亚太与全球战略院教授许利平分析判断,越南在保持强硬姿态的同时策略上可能会有所改变。

  许利平:我想对石油钻井平台这个事情,我觉得越南可能还是一直保持他强硬的姿态,因为我们知道越南国内通过了所谓的海洋法,这个海洋法实际上把西沙、南沙有关的岛礁纳入了越南的所谓的领土的主权范围之内,这样的话一旦在这个区域发生任何的行为,越南就可以根据他国内法进行所谓的干预,所以我想可以预见越南在西沙、还是南沙这方面任何的其他国家的这种行为,包括油气勘探等等一些行为还会保持他的高调的姿态。但是策略上可能会有所改变。

  虽然近期南海态势暗流涌动,菲律宾等国依然小动作不断。但许利平表示:目前南海局势仍然可控,关键还是那句话:"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许利平:实际上南海现在的态势就是,特别是菲律宾有关国家罔顾国际社会的反对,一意孤行,不断的把南海问题炒热,应该来说,某种程度上说配合了美国所谓的重返亚太的战略。那么实际上这个对南海周边国家不利,菲律宾特别是最近以来不断的挑衅,在礼乐滩拆毁这个地方我们主权的标志,这个是明显的一种非法的挑衅的行为。这与菲律宾之前提出的南海问题三步走的策略实际上是背道而驰的,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南海周边国家,特别是菲律宾这样不断挑衅的国家,不断的挑战中国的底线,国际社会会越来越认清他们的真面目,实际上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在南海问题上我们一直保持克制,可以说对周边一些挑衅的国家我们没有跟他硬碰硬的较量,实际上中国无论从军事实力、经济实力跟周边国家应该来说不在一个层级上,我们应该来说有足够的定力来解决这样的问题,我觉得在这一点问题上,南海现在的局势总体来说是可控的,南海的和平问题我觉得还是有保障的。现在关键是我觉得应该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南海问题,因为无论怎么说,南海问题这种级别的对抗、冲突是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