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跟访 | 一名东莞环保执法人员的一天

30.09.2019  00:31

9月19日上午9点半,陈新准时出现在东莞凤岗的一个工业园区内,等待企业环保负责人的到来,他即将开始一天的工作。

陈新今年35岁,是东莞市生态环境局执法四科一名执法人员,日常的工作就是对企业进行环保检查,突击检查是他工作的常态。9月19日,陈新参加的是“石马河流域违法排污大整治利剑行动——凤岗区域排查”的专项执法行动,主要目的是排查凤岗的相关企业。

▲陈新在执法检查中

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地方

当天的行动分了六个小组,陈新与谢岗的一名同事临时组队,任务是在一天内检查四家企业。冒着烈日,他们开始工作。

广东恒晖彩印机器设备厂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专营彩印设备的企业。负责人说,企业目前处于半停产状态,只有少量车间在开工。

少量开工”不等于无污染,陈新知道,印刷企业最易产生废水。所以每次一到企业,陈新的第一站都是废水存储处。

他观察了废水存储处的进水口和进水方向,这些观察将帮助他在接下来的车间检查中做“配对”,将输出口和输入口一一对应。

检查中,“取证”环节是非常重要的,每发现有可疑的地方,陈新就会使用手机先进行拍照。

搞环保检查,对企业的设备、工艺如数家珍是“基本功”。有着十一年工作经验的陈新,可谓“专家级”。

在工厂车间内,陈新发现了一盆“可疑”的废水。他拿出随身携带的PH试纸放入水盆内,试纸变红了,这是水呈“酸性”的标志。

陈新问:“这水平时怎么处理?”工作人员向他解释:“这里面的污水会集中收到排污口。”陈新说:“你们申报的是喷漆水帘柜废水,应该是中性的,现在水是酸性,没有按规定进行申报。

根据规定,企业每一道可能产生工业废水的程序都必须按规定提前进行环评审批。环评中会详细列明生产流程、生产工艺和设备数量。

陈新不相信企业的介绍,只相信事实。在三楼的另一处工厂实验室,陈新发现,生产废水通过一处管道排出。他望了一眼楼下,顺着楼梯走了下去。

在楼下的一处出口,陈新找到了答案,他指着从实验室顺延的管道,原来其废水实际是混在了雨水中排放。

做完实地检查流程,已经是上午11点多,陈新对企业的环保负责人进行了约谈。

前期市、镇已经多次过来宣讲和检查,你们依然出现了几个比较明显的问题,按照要求必须进行处理后再整改……”陈新耐心地和企业负责人进行了近半小时的沟通。

火眼金睛”发现企业违法行为

每天,陈新都会面对很多的“检查项目”,这些项目并不都是标配,而是要通过在现场筛查随机应变。

当他去到一家生产银行卡的企业,在进入车间的途中,他看见一个井盖,随机要求工作人员打开,观察井下的水是否合规。

他也需要遵守企业的规定:比方说穿工作服、登记身份信息和工牌、鞋套等。经过二十分钟的准备,他才进入这家企业的污水处理车间。

检查中,发现问题是工作,“提醒注意”也是他的任务之一。在得知该企业的污染废气是使用“活性炭”进行过滤时,他提醒道:“这种设备随着时间比较容易老化,要定时对屋顶的设备进行核查。

检查完两家企业,已经是中午12点10分,陈新和同事稍作调整、吃午餐,又要奔赴下一个检查点,剩下的两个点位置比较偏,需要提前赶赴。“下午的都是小厂,应该工艺会少一点。” 赶到一间玩具厂后,陈新发现有工人一见到他的工服就往楼上跑,他不动声色,先和负责人例行检查了机房后,径直奔向楼顶,那里有废气处理设备。

等陈新赶到楼顶时,废气处理设备正发出轰鸣,他绕着设备走了一圈。直觉告诉他,有些不对劲,之前的工人奔向楼上,有可能是临时来开启设备。

在废气处理设施uv光解装置控制箱里,陈新发现了端倪,这里面的电源并未完全开启。

陈新介绍,这家厂的废气处理设备有三个部分,废气需要经过完整的三道工序才能合规,而uv光解装置控制箱的电源未开放,意味着废气并没有完成治理就排向大气。

一天的检查完毕后,陈新的“微信步数”定格在一万两千步。每周,他和他的同事们平均要出门检查四天,每次要检查四到五家企业。检查日每天平均要步行一万步。

投身于东莞环保事业,陈新们既是守护者,也是劳动者。而蓝天、白云、碧水,都是他们辛勤工作的见证者。

全媒体记者 范德全 通讯员 市生态环境宣/文

全媒体记者 范德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