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巴士要调价整体优惠20% 跨镇公汽更便宜

17.06.2014  13:20

南都讯 记者张鹏 本月13日,东莞市物价局公布《东莞市公共汽车票价优化调整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面向全市公开征求意见。方案中对东莞公交车票价水平以及计价方式进行了调整。征求大家意见后,方案将在水乡片区以及11条跨镇公交线路上展开试点。物价局价格管理科黄科长表示,“就票价水平来说,改革后,整体上优惠了20%。”

只是过渡性 所有公交线国有后将重定票价

就目前的票价水平0.20元/人·公里是如何确定的,物价局黄科长称,主要是在目前城巴和镇内公交比较低的运营价格的基础上,结合珠三角周边城市的票价水平确定的。这只是针对现阶段东莞公交的现实状况,给出的一个过渡性的方案,等公交改革进展到一定程度后,所有的公交线路都收回到政府手中,到时会举行听证,确立公交票价。

黄科长介绍:目前的分段票制与之前实行的分段票制最大的不同在于,之前最低票价2元只可以乘坐一段路,现在最低票价2元可以乘坐两段路。并且之前的分段票制,当票价超过9元了,还要加收一元,现在不用了。从这方面看,也是一大优惠。

短途乘客坐车 使用分段递减票制有点“亏”

为何要选择分段递减通票这种方式?黄科长解释,改革后的公交车将不再使用售票员,但东莞公交IC卡的普及率又很低。这样的话,实行分段票制,计算票价就很麻烦。因此,物价局就提出了这种计算方式,并且在未来的跨镇公交上将会同时出现分段票制和分段递减票制。

那么问题也就来了,就短途乘客而言,使用分段递减票制就有一些“亏”,但就全程来说,使用公交IC卡的乘客也会有些“冤”。

黄科长解释说:目前实行分段递减计价方式的公交线路多为跨镇公交,多为点对点公交,也就是说,乘客选择这条线路一般都是乘坐路程较长途的。而短途乘客也大可不必多花这些钱,他们可以选择镇内公交等线路,实行统票制的。

而就全程而言,付现金的乘客会比较“划算”,方案中设计的将会为公交IC卡设置优惠,最终将使两种计价方式的结果大致相当,但公交IC卡的优惠方法还在进一步研究开发中。

●有意见 这里提

如果您对《东莞市公共汽车票价优化调整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有任何意见,请于2014年6月22日前通过信函、传真或电子邮件方式反馈给东莞市物价局。(联系电话:22830672,传真:22830690,邮箱:dgw jj@ dg.gov.cn,地址:市鸿福路99号市行政办事中心主楼6楼(523888))

PK城巴票价:与现时持平

调整后票价与现时票价均为2元/人次

P K镇内公汽:总体更便宜

现时全程15公里以下的基本是统一票制,2元/人次。15公里以上的,则主要实行分段票制0.20元/人·公里。但有些镇内公汽标准比较混乱,分段票制0.20元-0.25元/人·公里

举例:以50公里的公共汽车线路长度为例,全程票价=0.20元/人.公里*50公里,即10元。原则上以5公里为一段划分为10段,每段票价1元。

P K跨镇公汽:比现时便宜

现时跨镇票价水平在0.25元-0.30元/人·公里

举例:以50公里的公共汽车线路长度为例,全程票价=票价水平×50公里×平均乘距,即为7元。每段票价1元。

三种公汽票价各用什么计价方式?

城巴:统一票制

镇内公汽:统一票制+分段票制

跨镇公汽:分段票制+分段递减统票

调整后三种票价计价方式

●统一票制

线路实行统一票价2元/人次

上车按票价自觉投币或刷公交IC卡,不设找赎。

●分段票制

根据票价水平和线路里程核定全程票价,再以每段票价1元为原则将线路划分为若干计费段,按乘坐计费段数收费。

票价水平:约为0.20元/人.公里

乘车票价:最低票价2元(可乘坐2段),每跨1段加收1元。

注:适用于使用公交IC卡;高速路段单独计费。

●分段递减统票

全程票价按票价水平乘以平均乘距核定,再以每段1元的原则划分线路计费段站,具体票价按上车计费段至终点站所跨段站数计收,分段递减,反向同价。

票价水平:0.20元/人.公里

平均乘距:即乘客平均乘坐线路里程,为全程的70%

乘车票价:起点段上车就交7元,无论是在哪里下。在第二段上车交6元,依次类推。乘车最低票价2元,可乘坐2段,不足2段按最低票价收取。

注:适用于付现钞票方式;高速路段单独计费。

院士专家智汇“花城院士讲坛” 共话城市基础设施韧性建设
  8月5日,第三十六期“花城院士讲坛”在广州成功举行,本期讲坛由中共广州市委组织部、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作为指导单位,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003013.广州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