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遇危难伸把手,但求无愧于心

20.11.2015  11:39

  ■ 徐剑锋

  本报报道,18日下午,一年近七旬阿伯在梅城江北文保路一巷口不小心摔倒在地,久久不能动弹。见老人摔倒后,途经巷口的多名热心人纷纷上前接力扶助,直到救护车到来。

  路遇危难伸把手,但求无愧于心。在“扶不扶”跌倒老人疑问缠绕社会的当下,梅州几位市民义无反顾地上演接力扶助老人的“正能量”,难能可贵,值得我们为之鼓掌。这几位热心市民,为我们树立了一个道德标杆,让人从灵魂深处得以深刻反省。尤其在当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关口,必将在潜移默化中激发更多的社会正能量,让每一位市民把社会公德、个人品德看得更重、做得更好。

  事实上,我们的社会并不冷漠无情,也不缺少见义勇为的良善。而正义的观念只有在良性的社会土壤中,才能真正地生根发芽,成为公众一念之间“习惯成自然”的向善本能。扶起老人的那一刻,也扶起良心,更扶起了彼此之间的友爱和信任,我们为之感动。从这些好心人身上最应该汲取的,是把“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更好融入到整个社会发展和实际行动中:当他人遇到麻烦、困难的时候,主动尽己所能帮助解决;在看到社会丑恶现象的时候,敢于挺身而出见义勇为……积极主动地做一个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人,不断地锻造自己做人的操守,弘扬社会新风,做道德实践的先锋,成为我们这座城市的价值体现和精神坐标。

  当然,扶老人也是个技术活。专业人士指出,如果老人意识不清、呕吐、抽搐、呼吸停止等多种情形,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况进行处理。由此而言,在义无反顾地伸出援手之时,还应普及和掌握急救知识,让冷静有效的急救处理为生命增加“厚度”,尽可能地保证把好事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