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有缺陷 身边不缺爱

20.05.2014  16:52

 

玩起拔河,这些残疾学生们当仁不让。

 

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欢快地在画卷上画画。

 

视障孩子为志愿者们唱客家歌谣,获得阵阵掌声。

  5月18日是全国助残日。为扶残助残,让残疾人像正常人一样拥有健康和谐的生活,连日来,在本报组织倡议下,梅州市社会公益组织联盟的11个成员协会(义工团),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扶残助残活动。

   开展丰富活动关爱残疾青少年

  13岁的聋生小陈,手里拿着4支画笔,认认真真地在空白画卷上画出蓝天白云,还有拿着气球在野外游玩的母熊与小熊……看到记者拍照,他回过头露出甜甜的微笑。与小陈一起的还有30多名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聋哑孩子,他们与来自市爱心家园义工团的志愿者们一起,在一幅长20米的空白画卷上,画上心中所想。残疾孩子们有的画出了蜡笔小新、愤怒的小鸟,还有的画出了蓝天白云花儿,不管画出什么,他们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是昨日上午团市委、市志愿者联合会及市爱心家园义工团的百名志愿者等,在市特殊教育学校进行的“心手相牵·共享阳光”2014志愿助残阳光行动中的温馨一幕。志愿者与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一起进行了手把手、心与心的交流,同时举行拔河等联欢活动。当日,市爱心家园义工团向市特殊教育学校捐赠了13000元助学款,中国电信梅州分公司团委、梅州卷烟厂团委向他们捐赠了学习用品。

  长幅画卷画完,三名10来岁的视障学生拿起了话筒,一时兴起要唱歌给大伙听,志愿者们鼓起了热烈的掌声。带着9岁儿子一起参加活动的志愿者陈女士告诉记者,这一年来她与志愿者每个月都会来这里与聋哑或视障孩子交流,近半年来她每次都带上了9岁儿子。“孩子刚来时看到这些残疾学生会怕,现在不会了。我带他来,就是希望孩子能够自小与残疾孩子和谐相处,不要用异样的眼光看残疾人,同时也让残疾孩子能够与正常孩子共享生活,不卑不亢……

   心手相牵助残疾人家庭走出困境

  2011年,丰顺县汤坑镇黄屋坝的小彭亮,左脚长了一个蜂窝般的大肿瘤,如果不及时截肢,将危及生命,但是几十万的截肢治疗费用对于家境贫困的小彭亮父母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丰顺县阳光信使志愿者协会获知情况后,志愿者们纷纷伸出爱心之手,短短十天内,募捐10多万元,让彭亮小朋友脱离了生命危险,可是年少的彭亮却永远失去了他的左腿。5月16日下午,丰顺团县委与丰顺阳光信使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再次来到小彭亮家中,带去慰问品和慰问金。“孩子现在已经读小学一年级,每天放学靠自己单脚跳五层楼回自己的家,他非常坚强。”小彭亮的母亲如是说。16日下午,志愿者还来到丰顺中学看望丰顺中学高二(26)班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的小严。

  近日,五华县报恩义工团的志愿者们来到五华县郭田镇坪上村黄国红的家中。黄国红今年读初一,父亲3年前患病去世,家中母亲及两位哥哥一妹妹4人都患有智障,一个家就靠她一人维持。由于生活贫困,黄家所住的房屋阴暗潮湿破旧,门窗均破烂,家中连电灯也没有。为此,五华县报恩义工团的志愿者纷纷发动,筹集5万多元为黄家装修房子。“再过10来天,装修就好了,到时有厨房有电灯电视,也不会潮湿不堪了。”报恩义工团团长张帝梅说。

   各地义工团用实际行动助残

  5月16日清晨,冒着绵绵细雨,蕉岭县心连心义工协会的义工们来到龙门广场,参加由蕉岭县残联、团县委联合举办的“蕉岭县第二十四次全国助残日”活动,弘扬社会助残敬老的公益爱心,并现场向残疾人赠送轮椅、助听器等辅助器具。潮湿闷热的广场上,到处流动着义工红色的身影,有些在配合主办单位维持现场秩序和安全,有些在协助残疾人做好咨询服务工作,有些在紧张地拆卸组装轮椅、发放助听器、拐杖等各类辅助器具……义工们淌着汗珠的脸庞却都洋溢着笑容。

  5月15日上午,平远公益义工协会28位志愿者以义务献血的方式,响应助残日。“残疾人群体中,有一部分需要血液的支持,所以我们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助力残疾人。”志愿者林先生说。

  5月16日,兴宁市阳光义工协会走进兴宁特殊教育学校,与残疾孩子进行联欢活动。

  18日上午,市嘉城义工协会30多名志愿者,带着慰问品看望慰问了梅州城区10家残疾特困户。

 

编辑:琦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