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村民量身定制帮扶项目 “一户一法”助贫困户拔掉穷根
陈延霆(左)在养鸡场里向脱贫农户了解养殖情况。 (张柯 摄)
人物档案:陈延霆,广州市教育局下属学校教师,驻丰顺县潘田镇集群村扶贫干部。
驻村心语:农村是个大舞台,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真正的驻村,不仅要驻在村里,更要住进群众的心里。听群众的心声,拓宽发展思路,贫困村的脱贫致富梦将不再遥远。
●本报记者 张 柯
见习记者 袁晓敏
陈延霆是广州驻梅扶贫工作队中为数不多的90后“驻村干部”,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位谦和有礼的年轻人用了三年时间,让一个贫困村挖掉了“穷根”。去年全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超万元,村集体收益达27万元。
第二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启动时,刚走出大学校门不久的青年教师陈延霆主动接下这项工作。与家人“报备”后,他收拾好行囊便来到集群村。但令他没想到的是,因为长期以来缺乏产业支撑和发展资金,集群村集体收入为负数,没有一处集体文化活动场地;建于1998年的村委会办公楼二楼没有门窗,外墙依然是裸露的红砖;村属小学只有一部电脑一根网线,教师上网培训需要申请排队;连接拥有近半人口的自然村与主村之间的要道,仅为一座没有护栏的水泥板桥,每逢汛期和雨后,山溪洪水漫上桥面,老师和家长们只能守在桥上护送学生过河。
面对这些困难,陈延霆没有退缩,而是与村“两委”成员一同走村串户,倾听村民心声,谋划壮大村集体支柱产业项目和脱贫路子。他发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脱贫意愿强烈,但苦于没有发展资金、技术及市场销路。为此,他积极向上反映并得到了广州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动员32个局属单位启动“对户”的对口帮扶。“‘对户’帮扶主要是尊重帮扶对象的发展意愿,对症下药,量身定制帮扶项目,并与贫困户签订扶贫协议,”集群村村支书冯尧忠介绍。在“一户一法”的帮扶下,全村有劳动能力的95户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1372元,较帮扶前翻了两番。
结合集群村海拔高、山地多、传统农业基础扎实等实际,驻村工作组与村委决定发展红肉蜜柚、优质水稻及集群养牛场等种养项目,并培育为该村特色主导产业。陈延霆告诉记者,以集群养牛场为例,牛场目前黄牛数量已达100余头,产值80余万元,三年累计为村集体经济创收达15万元以上。2015年,集群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7万元。
三年来,集群村累计获得1045.65万元扶持资金,用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保障、教育帮扶等项目建设,大大改变了村容村貌。今年春节,村民们走过新建成的富民路,就能在文化广场上看村里首场新春文艺表演,而3年前种下的第一批红肉蜜柚也将在今年迎来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