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进入淡季模式 “中考”再现压库潮

12.06.2014  18:53

  2014年1-5月乘用车各系别市场份额比较

  今年车市已经逐步启动“淡季模式”。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数据,5月汽车产销环比下降,这是继4月之后连续两个月回落。尽管汽车产销同比仍保持近两位数增长,但前5月增速也比去年同期下降约4个百分点。

  在终端市场上,随着时间进入6月季度末“中考”,车企压库潮又再涌现,造成市场库存再度攀升。压库潮和限购预期引发的恐慌性抢购,成为目前市场的两道暗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车企业绩也面临严重分化,特别是中国品牌汽车遭遇连续三个季度的持续下滑,多数内资车企将不能如期完成半程销量目标。

  产销量连续两个月回落

  据中汽协会数据,5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97.58万辆和191.12万辆,比上月分别下降4.4%和4.6%,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1%和8.5%。1-5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92.80万辆和983.8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9.4%和9%,增速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4.1和3.6个百分点。

  乘用车市场总体表现良好,5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64.96万辆和159.04万辆,比上月分别下降1.1%和1.2%,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6.2%和13.9%。1-5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810.95万辆和807.01万辆,比上年同期均增长11.1%。1-5月乘用车分车型产销情况看,SUV和MPV增长明显,均超过30%,是乘用车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而轿车产销增速较低,分别为5%和5.4%;微客降幅相比前四个月有所收窄,但仍超过10%。

  商用车则呈现环比、同比“双降”局面。5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2.62万辆和32.08万辆,比上月分别下降18.5%和18.8%;与上年同期相比,产销分别下降9.6%和12%。5月商用车产销量继4月低于上年同期后,再次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且降幅有所扩大。1-5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81.85万辆和176.80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4%和0.1%,增幅比前四个月也有所回落。

  汽车出口形势也仍没有转机。5月汽车企业出口为7.63万辆,比上月下降2.3%,比上年同期下降12%,汽车出口比同期继续保持下降趋势。1-5月汽车累计出口36.33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9.8%,比前四个月扩大0.5个百分点。

   前5月库存超过去年全年

  来自乘联会的数据,披露了当前市场的更多细节。

  5月狭义乘用车终端销量保持环比和同比“双增长”,分别为1.6%和18.1%。这种超预期的表现,是受到北京车展后新车陆续上市的拉动。乘联会分析师崔东树认为,去年5月乘用车零售环比4月下滑,但今年5月环比4月上升。这也是特色的市场限购恐慌环境和经济走稳的综合体现,尤其是限购传闻的增量大于京杭等限购损失量。此外,房价不稳带来的投资风险凸显,投资渠道匮乏带来消费升温,形成“房冷车热”。其中的合资主力厂家走势较强,自主的部分核心厂家恢复增长活力,车市总体较强。

  从批发和零售看,5月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约为146万辆,而终端市场销量约为141万辆,即是出现产大于销的现象,前5个月批发量比零售量多出约41万辆。乘联会秘书长饶达介绍,4S店前5个月的库存增大,超过去年全年的库存增加。“这种情况说明整车企业的销售纵向垄断之严重。

  而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最新发布的经销商库存调查显示,5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49.3%,接近50%的警戒线水平,比上月上升了3.0个百分点,说明5月份汽车市场需求相比上月有所下降,库存压力加大。

  从构成预警指数的5个分指数看,市场总需求、销量、从业人员、经营状况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库存指数与上月相比略微上升。表明5月份经销商库存略微增加,4S店人员流动性增强,整体汽车市场进入淡季前的市场徘徊期。

  对于6月市场走势,饶达预计,6月是市场低迷期,市场销量比5月份要略低,虽然是季度末,厂家压库力度加大,但是连续5个月的4S店库存加大,压库的效果已经大大下降,销量不可能超过5月份。

  乘联会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6月初的车市批发走势较平稳,第一周厂家批发量环比5月第一周下降7%,同比去年6月第一周增长9%,增长趋势依旧。但6月第一周的厂家市场零售相对低迷,第一周的环比5月第一周下滑20%左右,同比去年6月第一周也是个位数增长,整体零售走势不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