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技术流”被鼓励 “研究型”大学将减少

23.06.2014  09:30

    今年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的召开正值毕业季。和往年一样,数以百万计的本科毕业生涌向就业市场,却发现很难找到心仪的工作。与此同时,作为劳动力需求大户的企业也在抱怨招不到理想的人才。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正是此轮职业改革面临的首要现实挑战。

  不过,一些率先改变的人或可在夹缝中觅得先机:6月20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的1103位毕业生,身着学位服,手持学位证书,成为我国首批“工士学位”获得者。而在数百公里外的河南驻马店,黄淮学院的数百名本科毕业生则带着足以媲美职业院校学生的大量实操经验,走向第二、第三产业的工作岗位。

  这种略显戏剧化的反差,恰是此轮职业教育改革蓝图的缩影—一边是普通本科院校“自上而下”探索转型,一边是职业学校“自下而上”对接学位体系,最终形成结构更合理、更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

   地方本科院校过剩将转型

  “毕业那天一起失业。”类似戏谑早在2004年左右开始在大学校园流行。十年过去,本科生就业难比一年。

  21世纪教育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显示:高职大专院校初次就业率最高,甚至超过众多“211”院校。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还列出一组数据:高职毕业生就业三年后月收入翻了一番以上,58%的人获得职位晋升,自主创业比例高于本科和研究生……

  本科学历的“贬值”令人们怀疑:本科生和本科院校是不是太多了?在这样的舆论空气中,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今年4月透露“600多所本科院校将转为职校”,自然引发不小的震动。

  昨日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下称《决定》)提出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但没明确有多少所本科院校要转型。

  目前我国共有2400多所大学。在1055所非“211”或“985”的地方本科院校中,1999年大学扩招后“新建”的超过640所。

  南都记者从教育系统内部获悉,此次要引导转型的对象并非局限于这600多所“新建”本科院校,但重点确实在于此。

   转型不只是更改学校名称

  南都记者获悉,此次“引导一批普通高校转型”的方向是由“研究型”高校转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业内人士解释,所谓“应用技术型”大学,注重的是技术技能培养,培养目标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与其相对,所谓“研究型”大学,指的是提供全面的学士学位计划、把研究放在首位的大学。在中国,大部分传统名校属于研究型大学。

  据悉,此次转型要求一些高校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淡化学术研究,强化专业和实操技能。“"转型"不只是简单更改学校名称,而是将学生的培养模式、教师素质职业技能、管理体制一并转型。”教育系统的一位官员向南都记者透露。

  至于具体如何转型,教育部暂时没有统一做出规定,而是通过“试点推动、示范引领”,让高校自行摸索。

  伴随而来的问题是,转型是否意味着一些本科高等院校要“降格”为职业技术院校?“转型不是降格。”教育系统一位官员近日向南都记者明确表态。这名官员指出,一些高校转型后培养的将是“拥有本科学位的技能人才”,即高级技工人才,其定位也与现有的专科职业院校有所不同,不会造成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复。

   我们不再培养学术型人才

  “不是我们要求学校转型,是学校为了生存不得不转型。”教育系统一位官员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事实上,紧迫的就业形势已经促使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先行一步自行转型。

  “我们本来就属于二本,录取批次上就落后于"211"等重点高校。”黄淮学院院长介晓磊说,新建本科高校,尤其是非省会城市、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有限,生源跟一线城市的本科院校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2010年开始,黄淮学院开始跟160多家政府机构、企业合作,例如把中文专业改造成文化传媒专业,与电视台合作培养节目编导。“我们不再培养学术型人才,只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位参与高校转型工作研讨的地方院校校长告诉南都记者,教育部将选择一批试点高校先行转型。一旦进入试点,将能享受招生自主权、财政拨款等十余条优惠政策。

  目前,教育部已指导和支持32所地方高校成立了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并已启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指导意见的研究起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