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安轻拂去历史尘埃 好一座高句丽王城

23.06.2014  13:54

  趁着假期,开始我得东北之行,而之所以会把此行的首站放在集安,是因为它曾经作为高句丽王朝的都城长达425年,这是高句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段时期,因此在集安的大地上也就留下了不少高句丽时期的遗迹,这些遗迹虽地处边陲,历经久远,但却深深地吸引着我前来探寻。集安市内的古迹主要有两处:高句丽遗址公园和国内城城墙遗址。我的寻访就从位于市中心的高句丽遗址公园开始。

丸都山城下的高句丽贵族墓

  国内城遗址位于集安市中心,后倚禹山,前临鸭绿江,雄踞通沟河畔。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朱蒙在西汉玄菟郡辖地内建立了地方政权,号“高句丽”。初期都城为纥升骨城(今辽宁桓仁县五女山山城),西汉元始三年(公元3年)高句丽迁都国内城(今集安市),同时筑尉那岩城(后称丸都)。至北魏始光四年(公元427年)移都平壤前的425年间,国内城一直是高句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公元427年高句丽迁都平壤后,为高句丽的别都,建都时间长达425年。

  国内城略呈长方形,东墙长664.6米,南墙长751.5米,西墙长664.6米,北墙长715.2米。周长为2686米。内外两壁全部以长方形石条垒砌,是一座坚固的石城。由于年代久远,几经修葺,城墙大部分已失去原貌。南城墙的西段保护完好,墙高3~4米,东段破坏较重,残高2~3米。东城墙大部分破坏,只存部分墙基。北城墙仅存墙基,残高1~2米。西城墙北段保护较好,残高2~3米,南段破坏严重,城墙已基本毁掉,现存残垣宽7~10米。国内城原有城门6座,南北各1座,东西各2座,均有瓮城。民国年间,曾重修3座门,东曰"辑文门",西曰"安武门",南曰"襟江门",可惜今天已不复存在。

  2001年06月25日,作为汉至魏晋时期古建筑,国内城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与丸都山城合并,合称丸都山城与国内城。

  千秋墓位于集安城西3.5公里处的麻线乡。从跃进桥上坐开往麻线的班车,大概十五分钟即可抵达,票价一元。此墓形制浩大,宛若山岳,因墓上发现有“千秋万岁”字样的汉字铭文砖而名之为“千秋墓”。千秋墓为方坛阶梯石室墓,近正方形,边长80-85米,残高15米。墓顶较平坦,约20米见方,乱石中埋有数块经加工的大石条。墓上现存有大量的筒瓦和板瓦残片及文字砖残段,其文为“千秋万岁永固”、“保国乾坤相毕”。千秋墓占地6000多平方米,使用石材数万立方米,修筑方式与将军坟相同,但工程巨大数倍于将军坟,堪称高句丽墓葬之冠,是一座高句丽的王陵。

鸭绿江暮色

  从千秋墓回到集安市区已近暮色,我来到了从小就耳熟能详的鸭绿江畔,静静流淌的河水让人丝毫无法与当年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相联系。我沿着河边慢慢的走着,感受着历史的沧桑之美。

  第二天,早起赶了集安的早市,非常热闹,发现了不少没见过的东西。特别喜欢那浅色的桑葚,味道超好。而另一种叫灯笼果的果实,籽多,味酸,我们则吃不惯。

  早市之后,又去了看了鸭绿江,这回是在看完丸都山城、好太王陵和将军墓之后,包车的司机师傅带我们去的,在鸭绿江大桥那段,对面是朝鲜的第六大城市——满浦市。

丸都山城文保碑

  到了集安,如果不去丸都山城的话那将会是一大遗憾,而若去了丸都山城,如果不去山城下高句丽贵族墓地的话,那将会是遗憾中的遗憾。在去之前,我没有想到这片墓地会带给我怎样的惊喜与震撼。而如今,我知道了,高句丽真正的魅力正是这些凌乱于丸都山下,通沟河畔的贵族墓葬,它们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与身边的大自然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似乎在向天地间诉说着那段神秘而辉煌的历史。行走于丸都山城下的那片高句丽贵族墓地,我恍惚间觉的,自己仿佛已越过千年,行走在了一段错乱的时空之间。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