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载不改初心!周雯当好残疾人的"娘家人"

11.05.2017  16:36

  “有困难,找周科。”在我市,不少残疾人遇到难题,第一时间想到的,总是市残联的干部周雯。2004年进入市残联工作以来,周雯怀着对残疾人事业的满腔热忱,长期奋斗在基层,直接接触残疾人,了解残疾人的需求,许多残疾人都把她当成自己的“娘家人”,到残联找她就好像找亲戚一样。热情周到的服务,让周雯赢得了广大残疾人的赞誉,“十一五”期间她获得“肇庆市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十二五”期间则更是获得“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残疾人心声的传达者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群体。为了让社会更多地理解残疾人,关爱残疾人,也为了让残疾人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国家政策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多年来,周雯一直坚持做好残疾人宣传工作。

  为解决残疾人出行难、听力语言障碍、生活困难等问题,市残联开展了“肢残无障碍,万众助你行——万台轮椅捐赠”活动、“听力无障碍,爱心结对——帮扶六千户特困难残疾人”活动。而为了配合这些大型捐赠活动,周雯与电视台合作制作了相应的公益广告宣传片,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连续5年潜移默化,在社会上形成了尊重残疾人的、乐于助残的人文主义风尚。

  为了进一步丰富残疾人的精神生活,让更多的人通过艺术作品了解残疾人群体,周雯带领科室工作人员组织残疾人演员利用业余时间编排舞蹈、小品节目为群众表演,其中哑剧小品《约会》、《我是明星》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第七届、第八届残疾人文艺汇演,均获金奖;2015年哑剧《暖春》获省第八届群众戏剧曲艺花会金奖。这些文艺精品在我市春节晚会、元宵节晚会等场合多次演出,影响深远,在社会上为残疾人树立了自强、乐观、自信、开朗的形象。

  一缕阳光可胜万里寒霜,一席良言可暖千万残疾人的心。周雯常说,到残联来工作是她自己的选择,当初选择残联不是为了名利,只是想为有需要的人做点事情,不要虚度了时光。所以当工作繁忙琐碎、协调困难时,她时常提醒自己不忘初心,要耐心地倾听,要细心细致做事,在平凡的岗位尽己所能,履行一名残疾人工作者应尽的职责。她表示,残疾人工作者要深入群众,把国家的政策、社会的关爱传达给残疾人,让广大残疾人切实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残疾人权益的维护者

  以己之心,度人之心。从事信访工作以来,周雯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残疾人,他们有着这样那样的需求和困难,而她都一视同仁,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对待残疾人信访问题,她总是深入调查,不厌其烦,涉及的政策理论,来访的残疾人不理解,她还是细心反复讲解,让他们清楚明白,想方设法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十二五”期间,周雯所在的科室处理信访案件近800件,做到件件有跟踪,单单有回复,并积极创新残疾人法律维权工作机制,从法律援助中心聘请律师为残疾人提供无偿法律咨询和法律维权服务,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残疾人三轮车问题是一个老大难问题。2015年,我市开展创文工作,整治交通秩序时涉及残疾人三轮车问题。周雯不畏困难,不怕麻烦,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到每一个三轮车搭客的残疾人家中,反复宣讲政策,教育残疾人要遵守交通规则;当出现残疾人为三轮车问题群体上访事件后,她奔走于各单位协调,耐心做好残疾人思想工作,确保在做好创文工作的同时,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得以保障。周雯尽量为残疾人们安排合适的职业培训,促使他们转岗。三轮车主由当初的不理解、不信任,到现在都是“有事找周科”,把她当做贴心人。

  2014年,湖北人李明来到鼎湖区打工,工作中不小心摔伤,成为了二级残疾人。但事发后包工头“玩失踪”,李明欠下几万元医疗费,又因为劳动能力受损,生活困难,流落街头。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李明找到市残联。周雯马上自掏腰包为他买食物,给予经济支持,并联系法律援助中心,经过几个月的奔走,为李明争取到第三方厂商十万元的赔偿,维护了残疾人的权益。

  十多年的坚守与执着,周雯在平凡的岗位上以朴实的言行,真诚的行动,似亲人般温暖着残疾人朋友,感染着身边的同事。如今,她仍以一贯的从容和淡泊,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为了肇庆残疾人事业更加美好的明天,一如既往地在残疾人事业发展道路上奋斗着。

  西江日报记者 刘浩辉

编辑: 刘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