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今朝齐风鲁韵 七十载芳华正劲——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领先发展纪实

20.08.2019  12:31

  在烟台万华化学集团中央研究院先进表面材料中心,纪晓晓博士(右)和厉涛博士在做水性环保甲油实验(2018年12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看今朝齐风鲁韵 七十载芳华正劲——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领先发展纪实

  新华社济南8月19日电 题:看今朝齐风鲁韵 七十载芳华正劲——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领先发展纪实

  新华社记者余孝忠、陈灏、萧海川

  70年时光荏苒,岱宗夫如何?

  山东的答卷,壮美而秀丽。曾为求温饱“闯关东”的山东,如今三大产业增加值均居全国前列。

  这片滋养了儒家文化、孕育了沂蒙精神的热土,正迸发出崭新的活力。

  新时代的山东,正在由“”到“”转变的道路上阔步向前,以更开放的心态拥抱未来、以更自信的笔触描绘未来、以更果敢的担当塑造未来。

  70载初心不改,齐鲁青未了!

这是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拍摄的集装箱(6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从苦弱贫乏“闯关东”到美丽乡村齐鲁画卷

  历史上,由于吃不饱、穿不暖,近2000万山东人投身中国北方那场世所罕见的迁徙潮,成了“闯关东”的主体人群。

  时光流转,今天的山东已是获誉“全国农业看山东”的农业大省,从“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苦弱贫乏,到“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改变苦逃宿命、重塑民族自尊的,是新中国的成立。

  1952年夏,山东土地改革彻底完成,近3000万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土地,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历史终结。翻身成为土地主人的齐鲁儿女,兴修水利、开荒拓野、重整山河。

5月31日,在济宁市嘉祥县仲山镇,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遥控指挥自动驾驶收割机作业。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眼下的山东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漫山果林摇曳多姿,这是1956年特等伤残军人朱彦夫回乡带领村民填沟整田、修路造林后种下的“摇钱树”。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让农业更加生机盎然,人们迈开了从温饱奔向小康的大步伐。

  30多年前,在“农圣”贾思勰故里寿光市,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狠心拍板,铲掉青玉米、建起反季节“冬暖式大棚”,从此寿光成为中国蔬菜产业高地。

  蔬菜生产产业化的“寿光模式”、贸工农一体化的“诸城模式”、农业产业化的“潍坊模式”、农村基层治理的“莱西经验”……山东处处跃动着创新的音符,广袤的齐鲁大地成为一片希望的田野。

5月31日,在济宁市嘉祥县仲山镇,自动驾驶收割机在田间作业(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进入新时代,科技为山东现代农业发展插上了持续腾飞的翅膀。农业少了“土味”、农民少了“汗味”、农村多了“韵味”。

  在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专家将野生稻的耐盐碱基因与现有优质稻种杂交,努力让一无用处的盐碱地成为稻穗飘香的粮田;

  在日照以东的黄海上,我国首座自主研制的大型全潜式深海渔业养殖装备“深蓝1号”投付作业,可一次性养殖30万尾三文鱼,叩开了“海上粮仓”的大门;

  在潍坊,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新型收割机,可实时回传作业进度、机收价格等数据,形成了中国农民的“收割机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