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与否要看具体病情 应以病情“定乾坤”

23.08.2014  13:03

  本报讯  (见习记者李艳良)近日,安徽省卫计委公布“53种不需要输液”的疾病清单,引发市民和媒体的“围观”。昨日,记者走访梅州城区多家医院发现,有部分市民视输液为“救命草”,对此专家提醒,输液与否应视病情而定。

  患者:输液、吃药各有所好

  昨日17时许,记者在市人民医院的急诊门外见到了正在给两岁半的女儿举着输液瓶的曾女士。“她今天发烧到了39.5℃,医生建议吃药,但我选了输液,这样见效快,她现在还没吊完一瓶,体温已降下了一点。”曾女士说。

  在市妇幼保健院大厅里,王女士抱着正在输液的女儿玩手机。“医生说她患了肠胃炎,只能打针。听说输液过多对人体无益,如果病情不是特别严重,我一般都是自己买药吃。”王女士说。

  在梅县人民医院,李女士因为动手术拔了一颗智齿,连续三天都来医院输液,每天4瓶。“拔完牙后医生说有可能会引发炎症,我怕脸肿就来输液了。”李女士说,一般情况下,她都会遵从医嘱,输液还是吃药由医生说了算。

  医生:输液不是“万能”的

  据了解,53种“不需要输液的疾病清单”中,多为常见病、多发病,包括24种内科、7种妇科、4种儿科和18种外科疾病,而普通感冒也包含在内。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一科主任李存仁介绍,他接触的绝大多数病人都会遵从医嘱,但在口服药也能治愈病情时,部分患者仍坚持输液打针。他认为,病人没有必要盲目去追求输液“见效快”,“我们在用药时,能不输液就不输液,因为输液容易引起静脉炎,存在感染的风险,有些病人对药物过敏,输液的速度不当甚至会加剧病情。”而且同样的药效,输液的成本要比口服药的成本高出很多。

  专家:应以病情“定乾坤”

  市卫计局医政科科长王永光告诉记者,“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就不静脉注射”是医生用药的原则,因此,要不要输液还是根据患者的病情来定,也需要医生跟患者进行良性的互动。

  “类似感冒这样以病毒为主的自愈性的疾病,是没有必要输液的,我们的身体可以慢慢调节好;像肺结核、哮喘、高血压等需要药物长期来维持的疾病,一般也不需要输液,但是如果它感染或发作了,那我们就可能需要静脉输液,药可以直接打到病人血管里,马上就可以达到效果。”李存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