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车网另辟C2B卖车平台

28.05.2014  18:06

原标题: 易车网另辟C2B卖车平台

  本报记者 贺 骏

  自前年“双十一”天猫高调试水汽车电商以来,汽车垂直网站也不甘落后,纷纷利用自身“深耕”行业的优势,布局汽车电商。去年“双十一”期间,易车网、汽车之家等汽车垂直网站便在风头上压过了天猫。不过,在业界不少人士看来,无论是天猫、京东之类的综合平台,还是易车网、汽车之家之类的专业网站,目前各网站所宣称的汽车电商还都只是“伪电商”,顶多是汽车电商的1.0版,即网站只是提供交易线索,交易过程的绝大部分都是在线下经销商完成的。而在这些环节中,网站是缺乏控制力的。

  由此,相比于其它品类,汽车这一品类在转型电商的进程中一直属于“落后分子”。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解释了为何特斯拉有机会“弯道超车”。但是,特斯拉并非“余额宝”,一款汽车的大卖很难对产业链既有利益格局构成颠覆性冲击。

   易车网拟“倒行逆施

  显然,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这不是它们想要的。仅仅为线下经销商带去销售线索,并不能使互联网公司在汽车产业链上具备不可替代性,而且,网站所导去的客户,如果在线下的购买体验不好,最终还可能归咎于网站。事实上,据《证券日报》了解,在此前1.0版的各类网购汽车活动中,用户的真实成交率并不高,要么根本没有去线下店,要么去了也未见得买。

  “汽车经销商最早是一端投广告,另一端看成交,但随后发现广告效果很难评估,因为从广告到成交,还有很长的过程,于是经销商就转而希望能够获得用户线索。但经销商通过网站等渠道获得用户姓名和电话后,也不等于一定能成交。由此,经销商进一步希望自己的投放能够和成交挂钩,在这种需求下,‘惠买车’也就应运而生”,易车网总裁助理、惠买车副总经理袁晖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惠买车”是易车网今年4月底推出的汽车网购平台,目的是要一改以往汽车电商1.0版的死结,转为C2B的模式,加大对交易环节的渗透。

  在袁晖看来,这是汽车电商2.0版,“在‘惠买车’平台上,首先是用户向网站提交拟购汽车的品牌及型号,然后由各个经销商竞相报价,用户根据报价等因素选择经销商后,在‘惠买车’员工远程或实地辅助下,在经销商处完成购买,‘惠买车’则向经销商提取车价0.5%-1%的佣金,” 袁晖透露,“目前我们平台上已经有1.4万家经销商,我们还在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推。

  “C2B并不是新概念,但在汽车品类上,用的还很少。在这种模式下,用户相比以往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可以利用经销商之间的博弈,快速完成询价过程,且获得最低的价格”,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表示。

  对此,袁晖也表示:“用户购车时,询价的时间成本较高,而且通过传统的电话或者网络咨询,很容易泄露个人信息。目前很多网站通过收集用户个人信息作为销售线索,用户不停的被经销商骚扰,体验很差。‘惠买车’则是将先期比价的这个过程搬到线上,参与报价的经销商看不到用户信息,只有用户确认选择某家经销商后,双方才能进行沟通。

  不过,用户除了希望在询价时获取主动权之外,最重要的是希望降低购车成本。“同一家经销商某个时间段内,我们承诺用户通过‘惠买车’平台的购车价格不高于其它渠道价格,否则我们会一次性赔偿用户5000元。

   不介意“双手互搏

  易车网日前发布的一季报显示, 201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人民币3.53亿元,同比增长47.6%。毛利润为人民币2.87亿元,同比增长55.1%。运营利润为人民币5 400万元,同比增长174.4%。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一季度IFRS净利润为人民币3690万元,同比增长87.4%。值得一提的是,易车网一季度的广告收入同比增长53.1%。

  事实上,“惠买车”的盈利模式与母公司易车网完全不同,易车网的收入主要来自广告,而惠买车的收入来自成交佣金。换言之,一个是按效果付费,一个是按成交付费,两种方式间不可避免的面临着此消彼长的问题。对于易车网而言,两个平台间的“左右互博”是否会造成内耗呢?

  对此,袁晖表示:“两种方式共存的现状预计会保持很长时间,未来,一种取代另一种也是可能的。我们不介意自己跟自己竞争,谁能服务好用户,谁就生存。

  尽管“惠买车”的C2B模式较此前有了本质的变化,但依旧不够彻底。在袁晖看来,汽车电商分为广义电商和狭义电商两种方式,“狭义电商是指用户在线上就把车款全付了,这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