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达人黄欧:坚持传统制香 再续“莞香梦”
莞香制作技艺传承人黄欧正在取香。 通讯员供图
开篇语
10月12日,东莞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动员大会举行,全面吹响我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冲锋号”。本报将推出“非遗达人”系列报道,紧扣申报工作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角度,讲述东莞非遗传承人的故事,通过故事将我市的历史和现实串联起来,展示东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今日推出“非遗达人”系列报道首篇——莞香制作技艺传承人黄欧。
上世纪90年代初,原本从商的黄欧事业颇有成就时,却毅然转身,走进了莞香林,当起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香农”。他不仅收集了分散在多个镇街的老莞香树,还潜心研究《广东新语》、《香乘》等古书籍。
随后于1995年,黄欧注册成立尚正堂莞香发展有限公司,至今20年不断地挖掘和整理,黄欧传承和保护了断代上百年的莞香制作技艺。
曾走遍多镇街收集莞香树
黄欧认为,莞香是东莞最具历史意义的产物,早在东汉时期就有明确的记载,至今2000多年。而从唐代至清代,莞香一直都是作为皇家贡品。
由于清朝后期对莞香枯竭式采集导致它的急速衰落,及至解放后其需求量的急速下降,近百年来,东莞人几乎已不再种植莞香树。在东莞进贡莞香的原产地大岭山一带,仅有少数人家保留下几株香树留作自家使用,黄欧的姑婆就是其中一家。
黄欧的家族算得上是莞香世家,至今最少传承了五代人,因此黄欧对莞香自幼耳濡目染,对种香、采香、结香的整套传统手艺了如指掌。
“家里面一直有种莞香树,谢岗的外婆家、大岭山的父亲家等,大概有300多棵。”黄欧回忆说,那时候家里用莞香树生火煮茶、用莞香治病,或是闻香调节生活。
上世纪90年代初,东莞到处都在兴建工厂,大批莞香树被推倒。本就不多的莞香树近乎绝迹,黄欧几乎走遍莞邑大地,寻访遗散在民间的老莞香树,他收集到野生百年莞香母树几百棵,在大岭山百花洞村建起了一个莞香种植园。“莞香树对我来说有不一样的意义,毕竟它陪伴了我家好几代人。”黄欧说,得知莞香树被推倒的消息,他不禁产生冲动把树都带回家。
黄欧未曾想到,种香、采香、制香原本只是自己业余的雅好,却吸引了大批北方客户前来购买。有的一斤能卖到100多万,高端的甚至一克卖到3万多。随后,黄欧注册成立尚正堂莞香发展有限公司,如今他的莞香产业额已达到年均1.5亿元。
产业化要立足科学研究
近年来,东莞吹起了莞香文化产业化发展的风潮,种起了大片的莞香树林。原材料充足了,要发挥其价值就要结香。莞香树能否结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成熟的莞香制作工艺。
“许多人开始疯狂追逐沉香 经济 利益,甚至想出了给沉香树打‘点滴’的方法,对树干注射真菌,以促进快速结香。”在黄欧眼中,这种竭泽而渔的方法,等于砸了莞香的招牌。黄欧始终对莞香抱有一种 收藏 把玩的痴迷,而不是仅仅把它们当成商品。
“要科学研究它,不然没办法产业化。”10多年前,黄欧请来中科院华南植物所的专家教授,请他们对老辈人的莞香制作技艺进行科学归纳研究,建立了数百平米的尚正堂沉香研究院,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在优化品种、结香机理、医学应用研究等方面都比老辈人向前大踏步跨越。此外,黄欧将莞香树搬进了校园,在东城小学种下了十几棵莞香树。“这样可以让孩子直观地认识莞香、采香、结香等,再配上莞香兴趣课,让他们在莞香树的陪伴下学习、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莞香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以及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填补了东莞在这方面的空白,然而这一成绩很大程度上靠的是黄欧的努力和促使。他说,“这不是面子工作,这是莞香文化产业化的基础工程,在莞香产业化道路上将发挥重要作用。”
达人名片
黄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莞香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东莞市尚正堂莞香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