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110位老人从梅林到观澜的“迁徙”

25.05.2017  17:22

  “我拿这个箱子装点东西,过几天就搬啦。”位于梅林的市社会福利中心老人颐养院电梯里,张奶奶扬了扬手中的纸箱子,主动说起即将搬家的事情。“3楼到了。”电梯外的休息区,几位老人正坐在轮椅里,看起来昏昏欲睡。“这边,来吧。”张奶奶一边招呼着,一边慢悠悠地往前走。夏天柔和的自然光透过一长排窗户漫进走廊,干净的白墙使廊道显得优雅宁静。屋里除了两张床和床头柜,就没有什么大的摆件了,这让整洁宽敞的房间,显得有些空荡荡的。

  几天后,来自广东汕头76岁的张奶奶,将和109位老住户一道,搬到40分钟车程以外的观澜,住进新建成的深圳市社会福利中心老人颐养院。

  梅林福利院地方狭小,老人们在午后只能在1楼大厅里活动休闲

   “最重要的还是 确保老人的安全”

  搬迁市福利中心,是一个别人意想不到的“大型计划”——其中最难的,当属老人颐养院里 110位老人 的“迁徙”。

  “搬家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确保老人的安全。”市社会福利中心老人颐养院院长张壮立,是位声音温柔的大姐。在这里,颐养院的老人来自天南地北,不少已经年老体弱,不得不以轮椅代步。110位老人基本上都拥有一副轮椅,加上生活必需品,搬起家来确实是一个大举动。院里的多名老人完全卧床且手脚僵直,只能使用急救车送往新院。而其他老人,则将由各自子女送到新院去。

  “其实这次搬迁有点急。”张壮立说,前段时间福利中心将在韶关等地托养的儿童都接回深圳,这些儿童暂时没有固定的居所,目前还有100多名儿童住在救助站,而颐养院搬到新院后,旧院就可以腾出来给他们入住。

  “目前暂定从27号启动,前期已经把工作人员的办公用品搬过去了,预计28号开始正式给老人们搬家。

  张壮立坦承,目前时间紧迫,新院的设施设备还没有完全到位,至少要等燃气开通,确保能解决老人的吃饭问题才能搬到新院。

  颐养院一直以来都是处于“一床难求”的状态。搬到新院, 床位将从110个增至300个床位。 但由于采购的生活用品、护工等资源暂未完全到位, 预计今年年底以前,颐养院暂时不会接收新的老人。 我们搬迁之后,环境会得到很大的改善。”张壮立在介绍院内情况时表示,市社会福利中心(新址)依托康复医院,以提供医养结合型床位为主,将为老年人提供一体化的医养服务。

  此外,新设的300个床位根据入住老年人的不同身体情况,将分为自理、半自理和护理3种形式。值得注意的是, 颐养院还专门为身患阿尔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的老人新设立了半封闭式的认知障碍学习区。 按工作人员的说法,以往颐养院一直不敢招收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硬件设施不达标,而有了新中心,一切都成为可能,这叫做:有心、有力。

  新的生活即将到来,老人们准备好了吗?

  福利院的老人档案会先一步搬入新场地

   搬离的院舍,带不走的感情

  从2006年入住至今,胡奶奶在颐养院已经生活11年了。

  胡奶奶当了一辈子的高中英语教师,忙碌辛苦,但生活十分充实。退休后,胡奶奶从老家安徽来到深圳跟着儿子生活。

  突然的变化,加上脱离了自己生活多年的圈子,胡奶奶变得郁郁寡欢,她告诉晶报记者,自己甚至还患上了抑郁症。“在家里和儿子大吵了几架,实在没办法,只能把我送到颐养院来了。”胡奶奶回忆,患上抑郁症后,她心里极其难受,却不知如何向关心自己的人倾诉。

  “ 她刚来的时候和现在相比,根本就是两个人。 ” 护理员吴亚三说,胡奶奶刚来颐养院的时候,经常默默地坐在房间里发呆,和她说话她也不怎么搭理。慢慢地,在颐养院工作人员的关心和悉心照料下,胡奶奶一点点好起来了。如今,胡奶奶捡起了从前的爱好,经常为颐养院里的其他老人拉拉二胡,带着大家唱唱歌。“”

  我告诉其他老人我以前是英语老师,有些老人家耳朵不好使,听成了音乐老师。No,no,I was an English teacher!

   BY 胡奶奶

  爱唱歌的胡奶奶还有个好闺蜜——同样爱唱歌的叶奶奶。胡奶奶和叶奶奶都说,不管是在老院还是新院,只要还有伙伴,就只会越来越好。

  94岁的叶奶奶身材娇小,额头饱满光滑,没什么皱纹;巴掌大的脸蛋,白净红润,没有老年斑的痕迹。任谁见了她都会感叹,年轻时定是个娇俏可爱的美人。虽已是高龄,但她精神不错,思维清晰。

  祖籍客家的她,年轻时在海南工作,是一名托儿所的所长。自老伴去世,她就住进了颐养院,至今已有16个年头。刚来颐养院那会儿,院里似乎没有其他老人喜欢唱歌,她就自己跟着电视、录音机唱。自从认识了胡奶奶,“我们两个天天都唱”,两人关系特别好。到如今, 受她们二人的感召,颐养院里已有6、7位老人周末就聚在一起唱歌,几乎成了一个小型的合唱队。

  “我还喜欢打麻将!”叶奶奶笑起来眼睛弯弯的,几年前她得了白内障,经过手术,右眼恢复了正常,可左眼却失明了。“很多人现在不打啦,有的都去世啦,有的眼睛看不到了。”说话间,叶奶奶语气平静自然,好似生病和死亡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在这里生活是我最好的归宿。”同样对新生活有着憧憬的,是今年76岁的张奶奶,入住颐养院才刚刚两个月。她是因为不愿自己的养老给儿子带来负担,自愿来到颐养院生活的。

  张奶奶原是汕头人,曾是妇产科医生,年轻时在国家的号召下去到河源龙川,一待就是大半辈子。退休后,张奶奶才和老伴一起,到深圳和三个儿子一起生活。不幸的是,老伴来深不久就突然中风病倒,常年瘫痪在床,需要家人陪伴照料。为了不影响儿子们的正常生活,张奶奶选择外出租房,照顾老伴。这一照顾,就是整整5年。去年,张奶奶的老伴去世,独居的张奶奶不愿回到儿子家生活,但自己一个人住也不是办法。

  “ 儿子家太小,亲家母也住在儿子家,给儿子儿媳带孩子。我有条件到养老院来,有什么不好? ”生性开朗豁达的张奶奶来到颐养院,很快结交了不少朋友,加上颐养院经常举办各种活动,张奶奶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颐养院即将搬迁,张奶奶联合了其他7位奶奶排练了一个手语舞,准备在剪彩仪式后表演。“这个手语舞好呀,我们都老了,没法蹦蹦跳跳,手语舞好看,排练起来也轻松。”每天午休后,奶奶们就在颐养院3楼的食堂内排练,40分钟的排练,既锻炼了身体,又疏解了寂寥。

  热心的老人们,正在排练搬迁庆典上跳的手语舞

   说搬,我也有些舍不得

  前段时间,为了向老人介绍新院的情况,市社会福利中心组织了一次参观活动,多数有行动能力的老人都和家属一同去过了,新院附近的配套服务设施如今也在抓紧建设中,譬如大院后方就正在建一家专门配合老年人就医的大医院。但即使如此,张奶奶也依然念念不忘老颐养院的小食堂——小食堂就在张奶奶的房间旁边。

  “说实话,说搬,我也有些舍不得。”在这里工作了18年的杨泉英是颐养院三楼其中一位“班长”,时光,在杨泉英这里,仿佛就是抓不住的一缕缕细烟。说是班长,这里却没有班,原来,这是颐养院为了方便管理,设置的一个区域管理员的称谓,但这个称谓,很快也要随着颐养院的搬迁而改名为照护专员。

  有趣的是,闲暇中谈起她照顾过的老人,杨泉英说,曾审批这个大院项目的某位领导,如今也住到了颐养院里,而随着搬迁,也将离开这座大院。如无意外,6月份院里的110名老人,就会在新的环境中生活。他们中有能力的老人,已经开始收拾东西准备搬迁,而更多的,则是耐心的等待。

   这座建成于1992年的大院,在1999年"变身"为老人院,如今已经略显陈旧,但站在这里,却能感受到一种由内而外的温馨。 大院见证了深圳养老的发展史,如今院子里的很多角落,仍留下不少刚起步时的痕迹——双向不能通行两辆轮椅的过道、加装的墙上扶手、乃至间隙过窄的楼梯台阶……“新的,总归是比老的好嘛。”采访过程中,很多老人嘴上这么说着,但都感受到了一种说不上来的不舍。

  在这里的工作人员,也一样不舍。“说对这里没感情那是假的,不过我们还能适应,主要还是老人,老人们适应新环境有个过程,需要我们更好地去帮助他们。”来颐养院已经有10个年头的护工吴阿姨,对颐养院和周边环境都十分熟悉。

  10多年前,吴阿姨离开老家,与亲人分别,独自一人前往深圳打拼。10年来,她无法与家人相伴,与她朝夕相处的,就是颐养院里的老人们。每当有义工和志愿者前来探望老人、举办活动时,老人们都十分高兴。

  老人是很孤单的,我们就像他们的儿女一样。有的老人家子女很少来看望,连想吃点什么,都没人给买,只能我们给买些。”吴阿姨虽仍笑着,但眼眶却红了,眼睛也湿润了。

  李素贞,是常驻在老人颐养院的松柏志愿服务U站义工队的一员。作为梅林片区附近的居民,李素贞退休后,也加入了义工队伍,如今已1年多了。每个周末,义工队都会安排20余名义工来到颐养院,组织老人活动,吹啦弹唱,为老人带来欢乐。义工团队里还有专业的理发师,经常会来颐养院为老人免费理发。

  相处下来,李素贞和院内不少老人都已经很熟络了。对她来说,到颐养院来工作已经成为了自己的习惯。但令李素贞有些心酸的是,每次活动结束时,老人们都拉着志愿者的手,依依不舍。“老人家需要的是社会对他们的关心、陪伴和交流。能来看望他们,老人就已经很高兴了。”有了深厚的感情,颐养院这一搬走,李素贞希望,以后有更多的社会热心人士和义工,能多去新环境看望老人,让老人感受到深圳浓浓的关爱之情。

   采访中,有义工甚至希望,深圳能专门开辟一条巴士专线,从市区直达新建成的老人颐养院,方便社会各界不时去看望老人,给老人带去温暖,也成为深圳独特的“爱心线路”。

   在新环境,家属要多来看望

  “不好意思。”马姐在采访中,说的次数最多的,估计就是这四个字。

  马姐是老人颐养院的一名行政人员,这些天她正忙着协调颐养院的搬迁事宜,从设备的搬运,到物资的整理,甚至宣传画册的照片拍摄工作、采访需求,她都亲历亲为,只要一开启工作模式,就得忙个没完没了,以至于晶报记者的采访,也只能在她的工作间隙中进行,用她的话来说,叫做速战速决。

  “我们这边的物资基本上都是新购置的,其他东西也已经搬过来了,老院那边目前只剩下一些紧急物资,到时候也会一并搬过来。”这头刚说完,刚购置好的对讲机就由同事送了过来。“地方大了,以往吼一声就能行,现在得用上对讲机了。”马姐笑了下,同时不忘吩咐同事将对讲机锁起来,以免丢失。这之后,又忙于宣传画册的拍摄工作以及物资搬运的协调,才再次短暂跟记者聊上两句。

  随着颐养院的整体搬迁,几天后,马姐就不得不彻底离开熟悉的工作环境,上班通勤时间也从原本只要10分钟,到如今驱车1个小时。12年的青春洒在了民政事业上,对此她无怨无悔:这不算什么,克服克服就过去了。

  在马姐看来,除了交通略有不便,新的环境相比起原来大院有了质的变化:硬件设置升级,软件配套也跟上了。目前,颐养院已与具有丰富养老经验的日本机构进行了对接,将吸取他们的优点,融入已有的养老管理体系当中。“除此之外,我们还会要求家属多些来看望老人,毕竟新环境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它不是简单的好或不好,而我们工作人员的安抚,也比不上家属。当然,如果社会热心人士也来关注的话,相信这个过渡会来得更容易些。”马姐说道。

编辑: 文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