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半青年创客掏“家底”创业

01.06.2016  16:20

    100青年创业团队角逐广州青年创业大赛大奖 近九成创业青年盼望资金支持

    5月26日至28日,由团市委、市科创委、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工信委、市委台办、市青联联合主办,广州市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等单位联合承办的第三届广州青年创业大赛总决赛评审活动在广州举行。

    本届大赛共计收到来自内地、港澳台的创业青年申报的创业项目1932个,经过初赛、复赛激烈的比拼,决出100个优秀创业项目团队晋级总决赛。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当90后创业已经不再新鲜、大学生创业也受到了高失败率质疑的时候,有一类创业者却越来越吃香,他们是一群拥有独特创意的技术狂人,尽管他们年轻,没有经验也没有资源,但凭借着创意和技术的结合,也可以在创业圈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不禁让人刮目相看。

    文/广州日报记者杨洋 通讯员张奕思、庄茜芸、李英杰

    总决赛期间,经过专家评审团、大众评审团和媒体观察团的层层“选拔”,项目初创组和企业成长组分别将诞生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胜奖5名,以及最具市场潜力奖、最具人气奖、最具创新创意奖、最受媒体青睐奖各3名,获奖名单将于近期在大赛官方网站(http://gzcy.youths.org.cn)进行公示。

    “我们从过往两届广州青年创业大赛中发现,创业青年除了需要资金、场地等基础性的扶持外,更需要专业行业资源对口扶持。于是今年我们根据各领域创业青年的需求和困难,量身打造十大专项赛。”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广州市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主任陈建霖介绍道。

    互联网、教育及其他、文化创意(服装设计)、青霖计划等四大专项赛凝聚各自行业资源,为本领域的创业项目提供结对帮扶服务;电子商务、主体艺术设计、高新技术(生物医药)等三大专项赛也依托承办方企业优势,为创业者提供产业资源、实操平台等;南沙分赛区、从化分赛区、涉农创业等三大专项赛则依托辖区地域优势,吸引创新创业项目落地,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

    “三年来我见证了广州青年创业大赛不断创新、发展,逐渐成为创业青年认可、投资人喜爱的知名赛事平台的过程。通过这个平台,我也投资了许多优秀项目。”第三届广州青年创业大赛项目初创组主评委、VChello微投网、雷雨资本创始人俞文辉已经担任了三届广州青年创业大赛的专家评委,他说:“对于初创青年,我想特别提醒几点:第一,创业需要坚持,要有颗大心脏,承受得了孤独和磨难;二是要善于拥抱新生事物,快速学习并运用新的技术;三是坚持创新变革,建立自己团队和项目的核心竞争力;最后一点,在路演和推介项目时要善于用走心、接地气的介绍打动投资人或者评委。另外,当90后刚出现的时候,年轻可能是很大的优势,但现实是惨烈的,如今的市场需要更有经验、更成熟的创业者。

     创业故事1

    智能玩具+平板游戏

    “飞车”体验好带感

    评审现场最火爆的摊位之一是一个叫做“口袋飞车”的项目。这是一款把智能玩具和平板游戏结合起来的产品,人们围在摊位前,聚精会神地看着一辆小小的车模玩具“”在iPad上,随着屏幕中不断向后倒退的场景,小车仿佛不断地向前冲,吃金币、撞到石头、撞车等动作都会让小车相应地抖动、发声、发光甚至弹射出去。这种新鲜的体验和玩法带来强烈的代入感,让现场不少参观者爱不释手。

    这款产品最早的创造者是3位来自中山大学信息科技与技术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他们是本科同学,这个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通常会进入几大运营商公司工作。但对玩具的热爱驱使他们做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决定,并与一位在玩具行业摸爬滚打20多年的从业者一拍即合,他们打算做一款把玩具和游戏相结合的产品,这在国外很火,在国内却没有人做。“有了idea就做吧”,创业开始了,他们成立了布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布塔科技创始人、CEO柯远大是一个90后潮汕小伙,在创业的初期,他和他的小伙伴一无所有,唯一能让他们突出重围的就是技术。“我们申请了可见光通信原理的专利,这是制造这款产品的基础,我们挑了创业中最大的两个坑往里跳,一个是硬件,一个是游戏,研发成本很重,技术要求很高,做不到完美就是死路一条。”柯远大坦言,他们用了一年时间打磨第一款产品,至今为止已收获来自全球的400万元订单。

    核心技术在手,连传统的玩具制造商也找到了柯远大,他们需要布塔科技这样的团队为他们的产品进行智能化、互联网化的升级换代。但柯远大认为,公司不可能把生产、研发、销售全部承担下来,他们作为一个技术团队就应该专注于技术,最大化自己的优势。

     创业故事2

    子承父业两代人专注

    研发平价纯电动汽车

    “现在国内节能环保领域备受重视,我们打造电动汽车新型通用底盘,支持全车型快充,并支持快速换电,解决电动汽车用户充电难、续航里程少等现实问题,给未来电动汽车用户更佳驾驶体验。与同行业相比较,我们项目可用空间更大、车身重量更轻、动态行驶更稳定、成本下降30%。”新能源纯电动汽车轻量化通用底盘项目负责人梅卡极向围在摊位前的人们介绍道。

    梅卡极是一位特别的“创二代”,他从父亲那里接手的不是生意,而是技术和梦想。梅卡极的父亲曾在华南理工大学学习,出于对电动汽车的喜爱,想自主制造电动汽车底盘。2012年他成立“KOTO(可托)专业电动汽车底盘设计团队”,团队成员来自清华、斯坦福、昆士兰理工、华工等名校,专注于汽车底盘的再发明。截至2016年5月,KOTO技术团队已累计拥有电动汽车底盘相关专利授权7件,其中发明专利2件。

    梅卡极说:“我们潜心做研发,把产品做好,因为最终推向市场还是要以产品说话。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我们亲身去打造一个底盘,钻在库房把它研发出来。”梅卡极和他的团队希望做国民用车,“与国外类似项目相比,区别在于我们的产品更触手可及,很多电动车虽好,但动辄几十万元,我们的目标是要做一款普通老百姓都能用得起的纯电动汽车,低价不低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