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八年,广州公共自行车终画上句号

16.10.2018  15:22

继武汉、深圳罗湖、山东滨州等地后,广州公共自行车也于15日零时停止运营,退出了历史舞台。符超军 摄

作为最早一批用户,看到这些停车桩空荡荡的,难免会感到无奈和不舍。”15日早上,广州市民曾先生到广州公共自行车上社服务点退押金时,略带遗憾地对笔者说。

根据广州公共自行车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的通告,15日零时起,广州公共自行车停止运营,并已经为市民退押金做好了充足准备。继武汉、深圳罗湖、山东滨州等地后,广州公共自行车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采访中,不少市民认为,随着共享单车的风靡,公共自行车项目被叫停是大势所趋。不过,也有专家对笔者表示,市场和创新的力量淘汰旧的事物虽然难以避免,但也要看到公共自行车在推动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建设、方便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上所做出的贡献,所以也可以说这是一种“功成身退”。

市民

退押金难掩不舍

10月15日是广州公共自行车停止营运的日子。笔者当日下午在上社服务点看到,陆续有市民带着身份证和羊城通前来申请退押金。只需几分钟的等待,他们即可从工作人员手中拿回300元。

以前的鼎盛时期,这边还要早起才能有车可骑,平时也是经常能看到有人陆续过来借车。可以说,没有共享单车前,公共自行车给我们附近的居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如今,看到这里的停车桩空荡荡的,好像自己的某部分记忆不见了一样,难免会有点不舍。”家住上社,在信息港上班的曾先生告诉笔者,他从2011年便办理了公共自行车的卡,并有很长一段时间是骑车上下班的。

就是共享单车出现之后,由于首小时免费,还是可以看到一些中老年人过来骑公共自行车。”另一位来退押金的陈先生对笔者说,“对于我们这些沿路的街坊来说,公共自行车真的是很长一段时间的便捷出行方式。所以今天我还特意过来拍了一张照片作为留念。

据了解,广州公共自行车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从2010年6月22日开始运营,首批即推出了18个服务点。到2015年1月为止,已布设117个服务点,累计投入8850辆自行车,锁桩3300个,服务超过2718万人次。

我们的车辆最多达到2万辆,最高日均服务26000人次。在停止运营前,在广州有318个服务点,分布在芳村、金沙洲、大学城、天河BRT沿线等地方。注册会员也达到了8万多人。”广州公共自行车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阎丽丹告诉笔者。

可以说,自广州公共自行车正式运营以来,我们还是有效引导和推动了广州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建设。目前随着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已较好满足市民短距离出行需求,为实现城市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经研究决定终止公共自行车项目。”阎丽丹说。

据她介绍,目前公共自行车已被基本收集完毕,存放在广州大学城一处空地。停车桩等设备也将陆续拆除。“后续的处理,我们仍在研究,目前主要是做好押金退还工作。”阎丽丹告诉笔者,“至于退款,我们现在是充足的资金,充足的时间,充足的人员,一定会退到最后一个用户,所以就没有设置截止日期。

共享单车企业

做好运维“接好班

我们非常遗憾听到这个消息。公共自行车作为城市公共事业,不应忽视其推动了广州市慢行交通系统发展的作用,以摩拜为代表的共享单车在广州的快速发展,也得益于前者多年来对市民出行习惯、城市慢行系统建设的有效引导。”对于广州公共自行车告别历史舞台,摩拜广州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

笔者梳理发现,摩拜等共享单车企业在2016年下半年开始陆续进入广州市场,并凭借着“扫码开锁、随借随还”等便利特点,迅速占据了市场。此前,广州市共享单车数量一度超过80万辆,目前仍在穗运营的共享单车企业——摩拜和ofo小黄车也各拥有超过30万辆的单车,可以基本满足市民的短途需求。

不过,共享单车要接好服务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的这个班,仍然有不少提升空间。

虽然共享单车更方便了,但随借随还的特点,却使得市民乱停乱放单车情况严重。从这一点上看,我认为公共自行车还是优于共享单车的。起码不会堆到人行道上阻碍行人。”曾先生认为,共享单车在通过技术手段或加强运维等方面,引导市民规范停放上,还要做更多的事情。

而市民黄小姐则认为,现在街上的共享单车有不少是破破烂烂的,也有很多二维码被破坏或者被上私锁。所以虽然目之所及均有单车,但真正能用好骑的并不多。“这也要求共享单车企业做更多的事情,来提升我们的骑行体验。”黄小姐说。

而摩拜广州相关负责人对笔者表示:“摩拜作为一家科技指导为主的企业,一直以来,我们积极通过不断提升技术,以及根据用户反馈,调整广州的单车调度及管理,有效缓解了城市基础设施所承载的压力。目前,摩拜在每月车辆使用频次上千万级,可以覆盖广州绝大多数市民的出行需求。

至于下一步,该负责人表示,“未来,摩拜会一如既往依照主管部门要求,从共享共治共建角度出发做好车辆运维管理;对存量的单车做好维护、维修、调度,在既定政策的范围内服务好广大的市民用户,‘接好公共自行车的班’。

专家

公共自行车开启

城市慢行交通回归

对于广州公共自行车退出历史舞台,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叶林认为,公共自行车的出现是在特定阶段,用户和市场需求的选择,在没有成熟公共交通系统的特定时期,作为一种合理的存在,在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过程中,曾经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广州亚运会期间以及后来的大学城区域,公共自行车都曾方便了市民、学生以及游客的出行,提高了公共交通系统的便利。

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生活理念的发展变化,共享单车的出现逐渐替代了城市公共自行车,但该项目的叫停不能算是失败,因为其在推动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建设、方便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上作出过重要贡献,在某种程度可以看做是‘功成身退’。”叶林对笔者表示,“不过,作为替代品的共享单车的运营机制,目前也不是很完善。在未来也许会出现新的替代物,推动公共交通的创新性变革。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公共自行车开启了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回归,促进了目前城市居民绿色交通出行观念的形成,并对共享单车的诞生与进入提供了帮助,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其对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有着推动作用。

在资本浪潮以及技术革命的冲击下,虽然由于公共自行车在适应市场需求方面的变革不足,致其退出了市场,但不能因此就说这是一种失败。”该人士表示,公共自行车是由政府主导提供服务,其供给成本是有限的,在本质上是一种探索,是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一种辅助服务,旨在满足市民慢距离出行需求。

也有专家认为,当社会资本以更高的效率、更便捷的服务和较为低廉的价格进入市场时,通过正常的竞争让曾经提供公共服务的主体退出并不是坏事,这就是一种合理的市场选择。在这个时候公共服务也存在转型的机会,比如公共自行车将停车桩场地、产品设施等资源转移给共享单车,从直接为市民提供服务者,转变成促进城市资源合理配置和利用的角色。

记者余秋亮、周甫琦 通讯员冼惠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