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紧急警示!近期千万别碰这种海鲜,会引起中毒,严重可致命

23.04.2020  06:23

近期千万别碰这东西!

国内已有海域检测发现

含有对人体

有害毒素的贻贝!

▲贻贝

贻贝, 也叫 青口

在北方称 海虹

南方等地称淡菜

前几天

唐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食用海虹安全警示

秦皇岛山海关区政府

也发布紧急通知

检测出其贝类毒素超标4倍以上

提醒消费者

近期不宜食用海虹

一起来看

消息一出

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为什么小小的青口

会引起这么大的波澜?

一起来看

为什么现在吃青口易中毒?

青口,是一种外壳呈现黑褐色的双壳类软体动物也被称为“贻贝”,是常见的一种能吃的贝类。

之所以食用青口容易引起中毒,主要是因为青口等一些贝类生物食用了有毒物质,然后在体内蓄积毒素造成的。

通过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发展规律发现,贻贝动物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含量在每年4、5月份将达到最高,这也是每年到了此时“海虹(青口)中毒事件”高发的根本原因。

毒青口的毒性有多大?

需要明确的是,青口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吃普通的青口并不会导致中毒。

青口有毒,主要是由于青口食用了一种具有毒性的赤潮(含有麻痹型贝毒)之后,毒素在其体内蓄积所导致的。

这类毒素比较特别,它们极耐高温,家中普通的加热方式并不能降解毒素;就算是吃了已经烹调过的青口,也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

毒青口中含有的麻痹性毒素毒性很强,和河豚毒素、织纹螺类似。这种毒素不光可能在青口中出现,在扇贝、牡蛎等贝类食物中同样可能出现。

当食用了含有麻痹性贝类毒素的青口等贝类动物后,很容易导致食物中毒,会出现头痛、恶心、四肢肌肉麻痹、皮疹、发烧、甚至呼吸停止等中毒症状。

如何预防中毒?

各经营企业、餐饮单位、消费者,在购买贻贝等贝类水产品时,应尽量避免购买来自赤潮地区的贝类。消费者在赤潮暴发高峰期不要采捕和购买食用野生的贝类。

怀疑中毒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进行催吐处理,并尽快前往医疗机构治疗,确保及早排除体内毒素。

此类中毒事件有明确的“时间聚集性”,一般在春季达到高峰,夏季和秋季会有所降低,在冬季开始回升。

所以,春、冬两季最好不食贝类食品,避免增加中毒风险。

实在割舍不下

非常想吃,怎么办呢?

小编给你支招!

①来源明确:要到正规的超市或农贸市场购买贝类等水产品,不在来源不明的流动摊贩购买。

②彻底清洗:在烹煮前彻底刷洗外壳和内部结构,去除贝类的所有内脏(消化腺、生殖腺、鳃等)。

③煮熟煮熟:加热烹制过程要做到煮熟煮透,不带壳的贝类要煮至水沸后3分钟,不吃烹调过程中壳未张开的贝类。

④不吃多:减少吃的次数,吃的时候不要一次吃太多;不吃来自赤潮海域的双贝类食物。

⑤不喝汁:烹煮过程中,会有部分毒素转移到汁液中,所以吃贝类的时候最好不喝汁液。

食用海鲜时还要注意哪些?

1、处理海鲜要注意

如果皮肤上有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不要接触海水以及海水中的海鲜等生物,处理海鲜食品时,尽量戴上手套。

2、一定要完全加热

海鲜,不能生吃,其中包括生鱼片,制作生鱼片的过程中,鱼肉很容易被鱼鳍和鱼皮上的创伤弧菌所污染,食用同样存在感染风险。

高温烹调可以杀灭海鲜中存在的寄生虫和病菌等有害物质,降低食物中毒风险。

3、生熟分开

在加工过程中,要注意食材、烹饪工具(案板、刀具等)的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感染。

4、要限量

由于海鲜中含有较多的嘌呤物质,不宜大量食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荐每日吃鱼、虾类食物50—100克(不超过2两)。

综上所述 

对于“青口中毒”问题

大家不必过度恐慌

春冬季尽量不要食用

在购买和食用时

也要注意“留神

一旦食用贝类食品发生中毒

请立即就医诊疗

不要拖延时间

更不要自己乱治

出品:东莞时报新媒体

来源:广州日报、科普中国、广东卫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