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车到底还能不能开约租车 今后坐专车还有没有福利

28.10.2015  09:42
昨天,《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简称《暂行办法》)研讨会在新华报业集团会议厅举办。即日起,该保险将覆盖滴滴出行平台专车、快车、顺风车、巴士、试驾和企业级业务的司机和乘客,单人保额最高可达120万元人民币。

原标题: 私家车到底还能不能开约租车 今后坐专车还有没有福利

  昨天,《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简称《暂行办法》)研讨会在新华报业集团会议厅举办。扬子晚报邀请各路经济学家、法学家、交通专家、专车企业等齐聚南京,对《暂行办法》进行研讨。大家都对《暂行办法》提出自己的意见。研讨会上,不少专家、企业代表认为,应为专车未来发展预留接口,让专车再“”一会儿;也有代表认为,网络约车是大势所趋,但也应有各项准入门槛。

  东大法学院副教授、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顾大松:

  互联网平台不得接入非营运车辆与趋势不符

  首先,《暂行办法》规定: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者应该保证接入车辆具备合法营运资质,技术状况良好,安全性能可靠,具有营营运车辆相关保险,并将接入车辆相关信息向服务所在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报备。这与一站式互联网出行平台的建设趋势不合。我认为,可以通过第三方的认证(对车主、车型、线路、次数等)的认证。有了第三方认证之后,使得企业和主管部门之间有一个缓冲的环节,可以借助互联网一站式出行平台,形成互联网+快捷交通的框架。

  第二,《暂行办法》明确了什么是顺风车:私人小客车的合乘,也称为拼车、顺风车,是不以盈利为目的。顺风车是什么?我的理解一是不收钱,学雷锋;二是仅限燃料成本及通行费。在交通部出这个文件之间,北京交委在13年290号文,这是一个指导性文件,关于北京市小客车合乘出行的意见,小客车合乘是指出行线路相同的人共同搭乘其中一人小客车的出行方式。按照是否分摊费用分为公益型合乘和互助型合乘,按照合乘方式分为上下班通勤的长期合乘和节假日返乡、旅游的长途合乘。合乘网站应该通过提供合乘出行信息、协议文本、运作流程、网上签约服务、评定合乘信用等形式为市民合乘提供指导和帮忙。北京给拼车提供了空间。

  最后我们目前也特别想通过第三方社会组织来启动顺风车出行。现在顺风车出行最大问题是车主和平台谁来提供认证,我们设想更完善一些,结合正在做的垃圾换积分,你提供垃圾给回收的企业,企业给予积分,拿到积分后可以换鸡蛋、换蔬菜,那么换拼车出行可不可以呢?我觉得在南京可以通过政府引导、公众参与来做这样公益性事情。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傅蔚冈:

  应给专车发展预留接口

  我们在制定办法时要给未来发展留有接口,让专车再“”一会儿。现在暂行办法,把网络预约出租汽车或平台当成一个出租车行业在管理,我认为可能有点问题。这个平台主要功能是提供信息,供车主以及给乘客提供信息撮合。提供信息撮合,需要给出租车发牌照,这个我觉得没有必要,而且现有办法中要求平台要在每个县市提供经营服务过程中都要求申请行政许可,设立分支机构,我觉得可能和互联网发展不大相适应。现在专车是作为O2O的典型,和传统的网络淘宝不一样。如果说在当地营运,就必须向当地注册,那么美团、大众点评卖很多团购券时,难道每个地方都要提供注册吗?我觉得对于平台的经营,可以像金融界第三方支付一样,全国一个城市或者交通运输部提出申请,在那里注册就可以,但对于车辆本身,平台要把车辆信息向南京当地交管部门备案。

  另外按照《暂行办法》,驾驶员要跟平台签定合同,平台变成了另一个出租汽车公司,那么既然号称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公司,那肯定还有非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公司,那非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公司怎么申请?我们在制定法律时,尤其是对于新技术,要有一个接口,给专车未来发展留有接口。

  南京出租车行业协会秘书长凌强:

  南京出租车“顺风车”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互联网平台是一种新兴技术,在《暂行办法》里,平台要跟驾驶员签合同,那么平台要具备什么样的资质?我觉得这个没有界定清楚。按目前的《暂行办法》,既然都是出租汽车,只不过跟乘客交流的形式变了,那么就应在公平的起跑线上竞争。南京一年多时间一下子发展了3000多辆车,过去9000多辆,增加了30%,专车进来以后量成倍往上翻。现在打车难不难?还是难。我们讲市场东西要靠市场来调节,像出租车,要用价格去调节,而不是用低价,去把本不想去打的的人,想着乘坐共同交通的人,把他吸引到这上面来,这样会造成道路资源占用。

  另外南京现在在着手打造自己的网络约租和传统电调相结合的平台,也在考虑出租车的“顺风车”问题。南京出租车允许合乘,但为什么在行业里没有完全推开,从行业主管部门来说也不想推呢?因为有几个问题解决不了,一个是里程计算,两位乘客合乘,每人各收取70%的乘车费,以前驾驶员要人工估算70%是多少,但现在我们已经把计价器做出来了,可以同时打4笔,每一笔上车以后,只要合乘键一按,最后都是按70%显示金额。另外过去要解决打发票问题,只能打一张,这次我们也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时可以打4张发票。

  滴滴出行政府事务经理时晓江:

  建议为地方探索网约车留下空间

  滴滴13年初进入南京,首先开展出租车业务。服务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出行高峰时间和较为拥堵的路段,我们作为科技公司进行信息匹配和车辆调度,都无法解决这个时间和空间的出行难题。去年9月份我们推出了专车服务,专车服务与出租车进行互补。

  对于《征求意见稿》我代表公司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建议给兼职的司机和车辆发展空间,作为社会化力量补充,有效满足城市交通峰谷落差,一定程度解决打车难问题。如果要求网约车变革为营运性质,使大部分兼职司机和车辆退出,让乘客重新面临打车难的问题。第二,建议政府管平台、平台管专车的方式,管理网约车。我们恳请相关部门将管理人员和车辆权利下放给网约平台,共同制定入门标准和监管标准,发挥市场的配置作用,放开数量和价格管控。第三,建议为地方探索网约车留下空间。希望相关部门允许各地结合实际,在车辆性质、平台、人员、车辆管理上因地制宜,发挥先行先试,做差别化探索的有意尝试。例如上海网约车无须变更车辆属性,值得参考借鉴。我补充一点,很多人质疑网约车安全情况,专车车型情况都是高于市场同类车辆,每次出行都能实现信息记录,事后可以追溯,投诉也是有保障的,专车驾驶员评论结果由乘客决定,跟驾驶员收入直接挂钩,使平台企业和驾驶员不断完善服务能力。万一发生交通事故,专车专项保证基金是对司机对乘客以及对第三者包括车辆本身有保险,最高额度达到100万,一年多来,没有发现什么大问题。我们平台十分爱惜自己的声誉,我们认为安全服务可以通过平台自律和事后监管来实现。

  10月27日,滴滴出行宣布与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正式合作,推出“滴滴平台司乘意外综合险”。即日起,该保险将覆盖滴滴出行平台专车、快车、顺风车、巴士、试驾和企业级业务的司机和乘客,单人保额最高可达120万元人民币。

  卓迅专车租赁公司负责人曹屹:

  可否给兼职司机缴工伤事故险

  作为企业代表,我们也在时刻观察政府的最新动态,新规中提出,专车公司必须与司机签订劳务合同,但我们发现,在我们专车公司内开车营运的司机,绝大部分都有正式的工作,他们采取兼职型作业方式,开专车仅仅是第二职业的选择,这部分人的社保缴费已经在原单位缴纳,这让以后这部分驾驶员确实无法再进行工作。我们认为可不可以更为灵活的方式,给这部分司机定期缴纳工伤事故的商业保险来改善司机作业的后顾之忧。另外,专车新规里规定,专车数量投放规模与专车价格将以地方政府指导价形式来遏制专车发展,市场化运作的事情要让市场竞争自己去说话,价格过高,专车营运的辐射带动作用会减弱,老百姓的出行难还是不能得到充分解决。我想政府应该更多鼓励市场上的专车公司参与到城市客运中来,让整个城市客运服务有增量指标的可能。

  专车乘客代表王素玉:

  新规实行后,“红包”还在不在?

  我是一名会计,打专车很久了。首先它可以满足我们不同的需求。如果我要去接领导,我可以打辆宝马,如果跟朋友出去玩,可以约快车。另外,网络付款也避免了假钞。第三个就是方便,如果我第二天有事,可以提前约一辆专车,很准时,如果下雨了还会打伞将我送入车内,如果来不了平台还会再派车过来。还有就是,这个驾驶员怎么样,我一眼就能看到,因为上面有他的评价,如果他经常绕路,那么我就可以不选择他。还有我打车的积分,还可以在网络商城换一些东西,感觉也挺好的。

  我现在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新规实施后,乘客还有没有乘车福利?这也是不少乘客关心的问题。

  专车驾驶员代表吴强:

  顾客丢东西找回来概率高

  作为从业司机,希望能够有一个很好的扶持我们的政策出来,就像餐饮那样没有太多管控和约束,让我们在这个市场里走出一个状态,然后再去总结和归纳。大家都用过互联网移动出行,在早晚高峰时、天气恶劣时,您手机一叫,车就来了,手机互联网已经改变了我们的出行方式和选择。滴滴也好,其他平台也好,在城市运营里,黑车营运真的减少了,因为黑车车况比较差,定价没有依据,出现问题不可追溯,南京卓讯公司每天都会接到师傅说今天捡到一部手机马上送回去,每天都会接到,平台信息资源共享,有任何问题及时跟踪,这确实是个很好的平台,不管哪个平台都严格约束租赁公司或驾驶员人车一致,这样对规范出行也好,对出现后续问题也好,追溯非常方便。

  南京乘客委员会常委郎亮:

  网约车需要一个准入门槛

  首先,目前网约车让一部分人打车更方便,而南京上了3000辆出租车以后,总体服务却是下降的。出租车作为主体,服务质量需要提升。

  不过网约车也存在一定问题,比如三个人都在打车,如果你的路比较远,路况比较好,就一辆车,肯定让你抢到了,而传统模式下站在前面的人会打到车,这会增加一定不公平。所以对于网约车来说有必要有一个准入门槛,虽然现在出事的概率很小,但如果没有门槛,就没法保证安全和服务。就目前南京来说,公共交通发展还不错,出租车为互补。地方行业管理可以根据本地需求制定需要多少出租车或者网约车,有一个保有量,我们要尊重现状,可以超前规划,但步伐要适度。

  焦点争论

  专车司机门槛要求是否过高?

  专车新政产生了一系列争论,诸如专车司机门槛要求是否过高,新政如果按照现在的意见来执行,会对市场产生多大影响?另外对于专车的监管如何科学监管?我们给专车新政的建设性意见是什么?昨天,围绕这些问题,各方也进行了争论。

  傅蔚冈认为,办法出台,会遇到几个问题。第一,专车数量可能会大幅减少,而作为消费者,所享受服务也会大幅减少。第二,驾驶员、平台和车子之间会难以协调。因为规定必须要和平台签合同,这样一来并不利于中小企业创业:“拿卓迅专车租赁公司来说,三个月时间就超过了1000辆车,速度非常快,但假设按照现在规定,卓迅就要自己再开发一个打车APP,一个人怎么可能装那么多APP,最后结果就是浪费了很多钱,没有产生效应,我觉得完全可以依赖于现有平台来做。

  “关于平台跟驾驶员的关系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平台和驾驶员的关系究竟该怎么看,我一直强调这个观点,所谓互联网+是对既存资源的整合加提效,平台去做出租车公司出租车业务,看起来可以,实际不行,定位不应该这样。”顾大松教授认为,传统出租车行业更需要鼓励创业创新,不一定要绑死平台驾驶员。另外,他认为可以实现多个公司治理,分摊责任。租赁公司和代驾公司做实了,共同承担责任,租赁公司对车辆进行定期保养,代驾公司负责灵活用工,驾驶员和平台之间是劳动关系,使得互联网企业和其他公司的合作会被断绝,也不利于多个公司之间的合作治理。

  而出租行业协会秘书长凌强则认为,还是要从乘客利益出发。“这次滴滴给部里提的意见是‘政府管平台,平台管专车’,我觉得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但真正要做到不容易,有的时候管不了,有时候是管不好。‘政府管平台,平台管专车’在一些日常管理中是可以的,但是在驾驶员准入问题,还有从业人员资格,治安状况等等问题,可能还不够。

  时晓江则认为,目前滴滴平台上75%的司机每天接单量低于4,每天里程非常少。“严格来说对资源是浪费,车辆实际年限跟传统车辆相比行驶里程数非常少。我们很多专车解决了朝夕出行高峰问题,还有一点大家没有关注到,我们是能够缓解高峰的,方向是一致的,都是从城里往城外走,然后从城外往城里去,基本上这个时间是同步的。也就是说在这个时间点,在这个路线上,应该是降低了出租车车辆拥堵的情况,一个没有增加车辆拥挤,另外车子上额外加一两个人,一定程度可以缓解拥堵情况的产生。”时晓江说。

  “如果参照这种模式,新政对我们的影响是巨大的,比如年限问题、养老保险问题、车辆报废期限等,很多问题制约了我们的发展,我们刚刚才起来,就把我们控制死了。”曹屹说,“我是希望多一些空间给我们企业,让我们能有发展的机会。在发展过程中,我们想一边发展,一边为实现做出真正贡献,无论出租车转型还是公益,我们都在同时进行。”(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浏 徐丽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宋峤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