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半年震撼世界新的“中国骄傲”你知道多少

29.06.2017  10:40
这半年震撼世界新的“中国骄傲”你知道多少 - 广东电视网
这半年震撼世界新的“中国骄傲”你知道多少 - 广东电视网
这半年震撼世界新的“中国骄傲”你知道多少 - 广东电视网
这半年震撼世界新的“中国骄傲”你知道多少 - 广东电视网
这半年震撼世界新的“中国骄傲”你知道多少 - 广东电视网
这半年震撼世界新的“中国骄傲”你知道多少 - 广东电视网
这半年震撼世界新的“中国骄傲”你知道多少 - 广东电视网
这半年震撼世界新的“中国骄傲”你知道多少 - 广东电视网
这半年震撼世界新的“中国骄傲”你知道多少 - 广东电视网
这半年震撼世界新的“中国骄傲”你知道多少 - 广东电视网
这半年震撼世界新的“中国骄傲”你知道多少 - 广东电视网
这半年震撼世界新的“中国骄傲”你知道多少 - 广东电视网
这半年震撼世界新的“中国骄傲”你知道多少 - 广东电视网
这半年震撼世界新的“中国骄傲”你知道多少 - 广东电视网
来源: img.grtn.cn

即将过去的这半年,震撼世界的这些新的“中国骄傲”,看看你都知道多少

最近这些天,中国网友都有点儿“”——

6月27日,刚刚才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高铁列车“复兴号”服役“点赞”;28日上午,又传来了中国完全自主研制的新型万吨级驱逐舰首舰下水的喜讯。

再加上前段时间的“墨子号”卫星、光量子计算机、国产大飞机C919……一个接一个的重大科技成果如走马灯般惊艳亮相,让网友们深感“不明觉厉”,似乎连赞美之词都不够用了。

这些在今年上半年新涌现的“中国骄傲”,它们不仅鼓舞着国人的创新之魂,也赢得了来自全世界的喝彩——

新型万吨级驱逐舰首舰

我国新型万吨级驱逐舰首舰下水!”今天(6月28日)上午9时许,@解放军报第一时间的权威发布令广大网友“沸腾”了。

它不仅是我海军新型驱逐舰首舰,还是海军实现战略转型发展的标志性战舰。更重要的是,它是由中国完全自主研制的。

该型舰先后突破了大型舰艇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具有较强的信息感知、防空反导和对海打击能力;它的下水,标志着中国的驱逐舰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意义非凡。

▲6月28日,海军新型驱逐舰首舰下水仪式在上海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举行。(新华社)

早在6月21日,俄罗斯《军工信使》周报网站就以“远航长剑”为标题,关注了中国的“高配版”新型驱逐舰。

这艘战舰的恢弘气势,也引发全球网友的瞩目。

真让人惊讶,中国在寻求军事强大的道路上并没有落于人后。”一位外国网友惊叹道。

不只是普通网友,就连印度新德里电视台的防务新闻主播维什努·索穆还特别发推文“点赞”。

复兴号”高铁

就在新型万吨级驱逐舰下水的前一天,两列全新的中国高铁列车正式服役,在京沪高铁线对开首发。

虽然中国高铁早已声名在外,但本次首发的,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它有着振奋人心的名字——“复兴号”。

▲6月25日,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命名仪式在北京举行。(新华社)

上述中国标准动车组的“中国”,意味着高铁从最早的“洋基因”、“混血”,到现在由内而外都是“纯中国”了。在高速动车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标志着中国铁路成套技术装备已经走在世界先进前列。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报道,这种新推出的、设计时速可达400公里的高速列车加强了中国高速列车的核心竞争力:“‘复兴号’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这令出口变得更加容易。”

在脸书上,外国网友们对“复兴号”的强烈兴趣,有网友高喊“我等不及要搭新火车了!

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

6月16日发布的美国《科学》杂志封面上,一颗来自中国的量子卫星“墨子号”赫然出现,格外吸引眼球。

▲《科学》杂志封面图

原来,2016年8月16日成功发射以来还不满周岁的中国“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本月16日“牛刀小试”。

当日,中国科学院联合研究团队宣布成果:他们将量子纠缠分发的世界纪录从百公里级提高到千公里级,并以每秒1对的速度在两个地面站间建立量子纠缠。

这项科研成果震动国内外,《科学》杂志审稿人断言:“绝对毫无疑问将在学术界和广大的社会公众中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在加拿大量子专家看来,中国的科研团队已成为量子卫星的“世界领跑者”。

而这条消息也令外国网友感到兴奋不已:

首颗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

其实,在太空闪耀的“中国星”不只有“墨子号”。6月中旬,浩瀚宇宙中还架起了一台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大型天文望远镜”。

法新社6月15日这样报道了中国的天文卫星“慧眼”:“‘慧眼’将推动空间天文学的发展,并提高中国的X射线探测技术。”

▲6月15日11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慧眼”。(新华社)

慧眼”是中国第一颗X射线天文卫星。6月15日,它乘坐长征四号乙型火箭飞向苍穹;这也意味着,中国在空间高能天体物理领域长期没有自主观测数据的历史即将结束。

而“慧眼”成功发射的背后,则反映出中国在相关领域中的长足进步。对此,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如是评价:

经过60多年的发展,中国航天在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三大领域均取得了长足进步,人才队伍初具规模、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后续,将持续推进重大空间科学任务,深化论证并启动新的空间科学项目;强化空间科学关键技术预先研究,继续拓展空间科学领域国际合作。

▲《联合早报》网站报道截图

厦门远海全自动化码头

空无一人的港口,却异常繁忙,电脑控制的桥吊、拖车24小时自动运行,卸货、运输井然有序。实现这一切的,就是人工智能。

这并非科幻电影中的画面,而是发生在厦门远海全自动化码头的真实一幕。

▲停泊在远海码头的“东方香港”号

5月27日,中国首个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化码头——中远海运港口厦门远海码头,成功承接了全球最大型集装箱船舶“东方香港”号的首航作业,刷新了厦门港靠泊最大集装箱船的纪录。

这意味着中国的全自动化码头已经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而世界上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全自动化码头,有望在今年年底投入试运营。待建成运行后,将进一步巩固上海“世界第一大港”的地位。

又一项“世界第一”即将诞生,脸书上,外国网友也忍不住为“中国港”加油:

国产大飞机C919

中国的商业航空梦想展翅飞翔。首架中国造大型客机在它的第一次公开飞行测试中起飞,这体现了中国和行业翘楚波音与空客一较高下的雄心。”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报道了5月5日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的盛况。

▲资料图片:5月5日,C919客机完成首飞,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着陆后在跑道上滑行。(新华社)

于2008年开始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历经设计、研制、结构总装、总装下线,在今年5月5日进行了首飞。

这一壮举在外媒看来,甚至成为一种“警示”,这意味着未来中国商飞可能成为西方航空工业公司“最大的威胁”。

不过,在国外网友看来,这将为他们的未来出行提供更多选择:

光量子计算机

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量子计算机。但是,世界各地的许多实验室正在以巨大的热情追寻着这个梦想。

就在今年5月初,中国科学院已率先宣告了在该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构建出世界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为最终实现超越经典计算能力的量子计算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专家预计,中国有望在今年年底制造出能与通用手提电脑计算能力相比拟的量子计算机,并计划在2020年制造出超越目前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的量子计算机,实现“量子称霸”。

消息一出,也让外国网友们感受到这一成果的“不可思议”,甚至有外国网友激动表示“是时候学习中文了”!

可燃冰技术

中国宣布了一场新革命——碳氢化合物革命。”5月18日的《俄罗斯报》网站上,如是报道。

当天,中国国土资源部宣布,中国海域首次可燃冰试采成功。连日来,中国不断刷新海域连续试采天数的纪录,中国的可燃冰研究成果引发了全球的关注。

▲6月21日拍摄的南海神狐海域试采平台

可燃冰被科学家们称之为天然气水合物,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潜力的接替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新型洁净能源之一。美日等世界发达国家均对可燃冰的研究开发高度重视。

目前,中国已实现了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理论、技术、工程和装备的自主创新,超预期完成了试采工程目标,并掌握了自主创新的试采工程相关技术体系,使中国在海洋水合物勘探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在可燃冰的研究方面,我们经过近20年的追赶,赶上发达国家50年的发展水平,有望重塑世界能源政治格局。”在中国学者看来,可燃冰试采成功,还具有更深远的战略意义。

外国网友对此点赞道:

首艘国产航母

相信许多读者都对这则重磅消息久久难忘:4月26日上午,中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仪式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举行。

这是中国的首艘国产航母。它的下水,象征国家的军事建设迈向一个新的里程碑,同时有助维护世界和平。

▲资料图片:4月23日,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在船坞中整装待发。

这艘尚未被命名的国产航母,从尚在“襁褓”中时,就被各国媒体紧盯。到了“呱呱坠地”的这一天,其引发的热度也在国际舆论场持续。

中国将进入双航母时代。”韩国KBS电视台报道称,中国正在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海军强国。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则直接将它形容为“中国崛起的象征”:这艘航母引发许多中国人的骄傲,也使中国加入包括美俄在内的能建造大型战舰的精英俱乐部。

一个惊人的成就!”外国网友对首艘国产航母也不吝溢美之词:

此外,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首次自动交会对接、2017年“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顺利结束、中国科学家发明高导热超柔性石墨烯膜……

2017年即将走过一半,而中国在航天航空、人工智能、深海探测、生物医药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批叫得响、数得着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日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康奈尔大学等机构联合发布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国际排名从2016年的25位升至22位,成为唯一进入前25名集团的中等收入国家。

井喷”的科技成果背后,中国与发达国家科技水平的差距,正在逐步拉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