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次极限测试,这家佛企做出高质量清障车

02.06.2017  09:07

每天一到8时,广东粤海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品良就会准时出现在工厂的车间里,开始上午的巡视工作。

被誉为“中国清障车第一人”的何品良,23年来潜心于清障车研究。从以美国为师到自主研发,他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每款车在量产前必须经过2000次以上的极限测试,一个汽车内部设计反复修改,用了6个月时间才形成终稿……

在他的带领下,粤海汽车的研发团队一次次跟技术较劲,不断研发新产品,诠释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如今,在国内每卖出3辆清障车,就有1辆来自粤海汽车的生产车间。全国清障车总产值中,粤海汽车独占七成。

降低汽车重心使其行驶更稳定

工程机械专业出身的何品良,在清障车生产领域已经工作了23年。凭着一股钻研劲,粤海汽车在国内清障车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江湖地位。

据统计,国内每卖出3辆清障车,就有1辆来自粤海汽车的生产车间。全国清障车总产值中,粤海独占七成。

生产既安全又可靠的平板清障车,一直是粤海汽车的目标。在过去一年,以何品良为首的粤海研发团队将技术研发的焦点放在了如何降低汽车重心,让其能载重更多且行驶更稳定。

平板清障车的销售量占粤海清障车销售总产量的80%,它的成功改良对于粤海汽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何品良介绍,降低清障车重心是一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首要做的是汽车内部结构的改变。

降低重心,简单来说就是降低汽车的高度。“降低高度后,汽车原来放置零部件的空间就会缩小,对零部件以及一些液压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汽车油管占用的空间是固定的,只有通过优化零部件布局的空间结构,才能在内部变小的情况下,完整装下原来高质量的零部件。

何品良回忆道,从画图设计到生产样车,发现问题,再进行设计修改,如此反复,用了近6个月时间,才确定了汽车内部的最终设计方案。“设计方案最能体现一家企业的技术水平。

最让何品良印象深刻的是,团队曾对汽车内部的横梁截面进行反复研究。“如何将原来竖着摆放的横梁变成横着放,又能保持截面强度不变,横梁截面的形状能不能从四方形变成其他形状……这些都会影响材料的使用,从而影响整车的受力情况。

何品良还希望通过设计,提高零部件以及装配时的标准化程度。“一开始的投入可能会很大,包括机械手、模具等,但对其进行标准化改造,能降低未来的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及质量的稳定性。”他说,目前粤海汽车已完成了部分关键零部件的标准化改造。

以极限测试历练品质

样车出世后,就要进入测试阶段。“因为要保证产品质量,所以我们的试验很‘狼’,是一种近乎破坏性的试验。”何品良笑着说。

在粤海汽车的试验场上,“吱……吱……吱”的急刹车声不断,一名工人驾驶着新研发的平板清障车进行极限测试。在他的操控下,汽车不断重复着平板滑出、滑进、托举升高、降低的动作。

每个动作都要进行至少2000次的操作,每次连续操作50次,休息几分钟后又再继续,一天8小时不停操作。”何品良说,金属材料最麻烦的是金属疲劳。虽然国家标准只要求试验500次,但金属疲劳要显露出来需要2000次试验,因此,为了做出高质量的产品,试验过程一点都不能马虎。

另外,若清障车限载2吨,在试验过程中,会以超一倍的负载重量进行操作。“如果在4吨负重的过程中,汽车出现局部的裂纹、变形等,会根据具体的部位进行改进,这辆车也报废了,需要换一辆新的车进行试验,直到试验通过。

何品良说,驾驶员会以最粗鲁的方式进行操作,如油泵流量最高为50升/分,则以50升/分甚至60升/分的标准测试,使得车辆速度最快、负荷最大。这样的试验,要进行三到四次,耗费近百万元。

除了内部试验,粤海汽车还会将部分的样车送进客户工厂,供其使用测试。“他们会将产品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的问题向我们反馈,我们也会根据情况进行进一步改良,为日后的大批量生产做好准备。

据了解,目前新一批的平板清障车已经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部分已经投入市场进行小范围测试,预计将在今年开始大批量生产。

整合产品让生产更集中

粤海汽车拥有国内外最齐全的清障车品种,共150多个,载重量从2吨到60吨不等。不过,品类过于丰富,有时也是一种烦恼。

碎片化的产品太多,会导致企业生产效率降低,就跟电脑、手机一样,储存的内容太多,速度就会变慢。”为此,今年初,粤海汽车启动产品整合工程,将压缩产品种类。“我们正在思考将10个产品的功能整合到5—6个产品中,让生产更加集中。

何品良介绍,整合的工作并非易事,既要考虑功能的完整,也要考虑销售成本。“价格太高,客户不买账;功能不够,产品又不吸引。团队会对产品进行重新的组合或研发,并进一步提高模块化生产的效率。

而事实上,模块化生产是粤海汽车的一个特色。基于较强的技术实力,粤海把清障车的上装分成起吊、托举、拖曳、液压等若干部分,根据用户的要求进行选装。何品良将它形容成“要做的就是上上螺栓”。

粤海有专门的上装台架试验台,上装部分生产出来以后,不必安装在底盘上再进行试验,直接安在试验台上就可以进行破坏性试验、定型试验和关键部位应力分析试验。模块化生产增强了粤海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能力,大大缩短了整车的生产时间。

除此以外,何品良还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在焊接部分,何品良专门制作了作业指导书,细化到每个步骤每个零部件都有相关的焊接参数指引,如焊接速度、电流、电压情况等。正是因为何品良管理的精细,粤海汽车里的同事们都把他叫做“大管家”。

■对话

广东粤海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品良:

专注用心必能 成就工匠精神

我们只是将平凡和简单的事情重复做认真做。”在采访的过程中,广东粤海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品良多次强调“平凡”一词。在他看来,只要用心,每个人都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一片新天地,成为值得尊重的工匠。

南方日报:过去一年,“大城工匠”这一荣誉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何品良:我感觉责任更大压力更大,要求自己做好也许很容易,但要让整个团队都做好,有不少的难度。目前我在企业更多担任管理的角色,除了要求员工不断提高专业技能,让他们不断丰富实战积累外,还希望他们能扎根市场,想客户之所想。有时候为了调研市场需求,他们一个月要出差四五次,有时经常当天来回,虽然很累,但是只要有成绩,一切都是值得的。

南方日报:在你看来,要发扬好工匠精神,应该怎么做?

何品良:首先我们要专注和专一,将简单的事情不厌其烦地重复做并认真做,其次要对自己和产品提出高要求,有精益求精的追求,还要在实践中主动发现产品问题,不断改进产品。

如今,粤海公司已拥有23项国家专利技术,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在市场上有绝对的占有率,这都是因为粤海有一批追求产品品质的精工巧匠。

统筹:叶洁纯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高绮桦

编辑: 王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