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盘鸭扎包等了你一百年

03.10.2015  10:10
2015年斗门美食节现场,出尽风头的是本土美食“鸭扎包”。顶着“省级非遗”桂冠,传统工艺,手工制作,“鸭扎包”备受市民热捧。

俗话说“秋风起,吃腊味”。

秋高气爽,正是腊味飘香的好季节。

2015年斗门美食节现场,出尽风头的是本土美食“鸭扎包”。顶着“省级非遗”桂冠,传统工艺,手工制作,“鸭扎包”备受市民热捧。

有传说有历史

“横山鸭扎包”成为专有名词,在斗门莲洲镇一带流传多年的一种民间传统美食,与“上横黄沙蚬”、“粉洲禾虫”、“横山粉葛”并称为莲洲“四大美食”。“横山鸭扎包”享誉珠海及周边城市乃至港澳地区,2013年入选广东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技艺类)。

“横山鸭扎包”是个统称,它包括鸭脚包、鸭下巴包和鸭翼包,均是用鸭脚、鸭下铲、鸭翼、鸭肝、鸭肠和肥猪肉采取独特的方法腌制晾晒,捆扎而成的。据传,“横山鸭扎包”自清朝光绪年间至今已传承一百余年,历经四代人,有祖传秘方,风味独特,名扬周边地区及港澳,令很多食客流连忘返。

祖传秘方秘制

莲洲镇横山大酒楼摊位上,出售的主要产品就是鸭扎包。“我们是被邀请来参展的。赚钱是其次,将传统美食弘扬光大更有深远意义。”档主何先生告诉记者,以家庭作坊精心晒制“鸭扎包”近40年了。所有的配方和原料均沿用祖传秘方,口味一直保持上横乡土口味,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因为是家庭式生产,所以,每年的产量也有限。从前基本供应酒楼食客,富裕部分在集贸市场出售。鸭扎包深受市民热捧,熟客很多,经常卖断货。

何生介绍,鸭扎包的最佳吃法是隔水蒸熟,趁热佐酒、下饭最相宜。何先生表示,市民想吃得过瘾,可以直接驾车到莲洲镇,多数餐厅都有地道的“鸭扎包”。

物美价廉最热销

本届斗门美食节上,莲洲镇组团展区的档口最热销的是“鸭扎包”,准确地说是何氏家传的“鸭扎包”。

阳光映照下,分门别类成堆摆放的鸭脚包、鸭下巴包、鸭翼包被生抽浸泡晾晒干,呈金黄色,卖相相当不错。走近了,岭南腊味特别的香气扑面而来。何氏“鸭扎包”论个出售,顾客可随意挑选。鸭脚包每只两元、鸭翼包每只3元 ,鸭下巴包最贵,每只6元。

   “价廉物美,很好卖啊。开业两天,每天送过来的货基本卖清。”何先生笑言。

   新城华鸭扎包一天卖了1370包

   斗门美食节现场,来自斗门小赤坎村新城华农业专业合作社制作的“鸭脚包”同样受食客热捧,供不应求。“前天开幕当天,卖出630包。今天迎来高潮,卖出1370包,翻倍了。”销售人员介绍。

   食材精选 原料保障

   “安全食品一是材料,二是制作方法,各个流程符合卫生标准。”新城华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均朝强调,制作“鸭扎包”的食材是农家饲养了85天的鸭子,其中45天吃饲料,40天在稻田里放养。其腌制过程严格按照传统手法逐步推进。

   在加工场的无尘车间,巧手的大婶们麻利地宰杀鸭子,去毛、清洗、然后晾干水份,斩件备用。

   “进入生产旺季,每天要加工8000只鸭子。社员们分两班轮班。”周均朝介绍,收拾干净的鸭子,分部位斩件后,经过秘方配制的酱汁里腌制一夜,第二天捞起来,在阳光下暴晒。要连续晒5天以上至完全干透。

   这时的半成品外观呈琥珀色,晶莹剔透,富有光泽,散发醇厚香气。至此,再经巧手的大婶一个一个手工捆扎腊鸭脚、腊鸭肝、腊鸭肠和腊肉等,然后包装、进入消毒环节,最后入冷库储存。

   包装精美 物有所值

   相对于莲洲镇的散装“鸭扎包”,小赤坎村新城华生产的“鸭扎包”均有精美包装,抽真空保存,当然,价格方面也更贵一些。整只腊鸭,65元一只,鸭脚包、鸭下巴包、鸭翼包等,也以袋计,价格各异。干品腊鸭肾备受斗门食客青睐,产品不多,论斤销售,很快一抢而空。

   规模生产 标准认证

   “鸭扎包”自清朝光绪年间已有,至今已传承一百余年。每到秋冬时节,农户,都会杀猪、宰鸭晒制腊肉、腊肠和“鸭扎包”。“鸭扎包”一直以来多为居民零星制作,规模生产甚少。新城华农业专业合作社也是目前珠海首个实现规模加工生产传统小吃美食的合作社。“斗乡味道”品牌土特产通过国家多项食品认证,取得绿色食品、安全食品、出口产品等多个证书。

   作为农业专业合作社中的综合社,新城华现有社员近百人,辐射带动600多周边农户脱贫致富。目前已形成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一条龙产业链,其中以土特产加工主营业务拓展迅速,产品增加至57个,年生产总值达3000万人民币。包括“鸭扎包”在内的“斗乡味道”品牌产品,出口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及美国等,“鸭脚包”最受旅外乡亲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