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远征军遗骸车队空载而归 驻缅使馆介入协商
拉着空灵柩的大巴返回腾冲猴桥口岸。京华时报记者 潘之望 摄
赴缅甸迎接远征军遗骸活动因当地华人组织云南同乡会的反对遇阻。昨天下午,载着空棺木的大巴车队从云南腾冲猴桥口岸入境。活动负责人、龙越 基金 会理事长孙春龙在发布会上,向所有关注远征军遗骸归国活动的公众致歉,并表示将继续就遗骸归国事项与当地华人团体进行沟通,不放弃将在缅远征军遗骸带回中国的行动。昨天,中国驻缅甸大使馆 新闻 发言人表示,中国政府就英烈遗骸安置问题正同缅甸有关方面进行商议,力争早日做出妥善安排。
现场
远征军后人失声痛哭
昨天下午2点,在腾冲的猴桥口岸,装载空棺木的6辆大巴车驶入中国境内。京华时报记者在现场看到,随行前往缅甸迎接遗骸的远征军后人下车后失声痛哭,“我们对不起大家,没有接回他们”。89岁的老兵缪焜情绪不太稳定,一直被他55岁的儿子缪民章搀扶着。在口岸等候的志愿者也哭成一团。
缪民章称,4日下午,在存放远征军遗骸的地方得知无法将其运回国内时,他的父亲缪焜手扶着门框,哭到失去知觉,随后被送往车队,由随行医生抢救一小时才好转。面对现在遗骸未能回国的局面,“我们还是希望可以争取将遗骸运回国内,我父亲一直说可以让战友团结在一起,回到国家”。
来自湖南的杨玉梅介绍,她的外公叫张琦,1942年牺牲在缅甸仁安羌战役中,是该战役牺牲的最高级别军官——新编38师第113团副团长兼3营营长。随后,部队在运输牺牲将士遗骸的过程中,张琦的遗体不幸落入伊洛瓦底江,从此留在异乡,“这次我们一起去缅甸迎接遗骸,是想把我外公和其他英烈接回来,让他们在国家安息”。提及一路上遇到的困难,杨玉梅抽噎起来:“真的太遗憾,太遗憾了!”
活动负责人鞠躬致歉
龙越基金会理事长孙春龙,也是这次迎接远征军遗骸归国活动的负责人,在昨天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由于出现无法预料的困难”,在竭尽全力、经过多方努力之后,依然无法解决,致使中国远征军缅甸阵亡将士遗骸归国活动没有完成既定的目标,本该回家的347具英烈遗骸依然滞留缅甸密支那。孙春龙在现场代表活动的组织机构,向所有关注此事的公众,鞠躬致歉。
回应
龙越基金会和云南同乡会是何关系?
孙春龙介绍,云南同乡会是缅甸密支那20多个民间华侨组织的一个。在遗骸寻找与归葬项目启动后,基金会向云南同乡会借用了位于华人墓地的一间闲置房屋作为遗骸暂存地。除此之外,云南同乡会和项目没有任何直接关系。出于礼节,基金会在举行有关活动时均邀请了该组织参与。
孙春龙表示,基金会在缅甸的唯一合作方、共同发起机构是旅缅远征军老兵暨后裔联谊会,该机构由远征军后代组成,专门负责和远征军有关事项,“接英烈遗骸回家,始终是这些老兵后代的心愿”。
入缅迎遗骸是否获缅甸政府同意?
龙越基金会提供了缅甸政府关于运送远征军遗骸归国事宜的缅文和中文复印件。中文版复印件显示,文件是缅甸联邦共和国政府写给密支那区政府区长的,批文中提到,2015年4月12日到6月18日,挖掘出远征军士兵遗骸347具,暂时寄存于密支那华人墓地,希望由孙春龙率领27名远征军后人分乘6辆汽车将遗骸运回中国云南。当地行政长官的批示为,“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应成立规范调查委员会,并将有关计划上报”。
遗骸归国项目以后做何打算?
孙春龙表示,将继续就遗骸归国事项与当地华人团体进行沟通,不放弃将远征军遗骸带回国的行动。“我们想找到远征军的所有遗骸,哪怕是一颗牙齿也要带回来。”
孙春龙称,复旦大学的检测结果显示,从347具远征军遗骸中随机抽取的27具遗骸,鉴定显示全部是中国人,基金会不会接受将遗骸带一批留一批。
官方
不赞成单方面做出安排
据中新社消息,6日,中国驻缅甸大使馆新闻发言人表示,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和驻曼德勒总领馆对英烈遗骸安置问题十分关切。中国远征军英烈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英烈遗骸安置问题,正同缅甸有关方面进行商议,力争早日做出妥善安排。
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对中缅两国友好人士对此事给予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赞赏,但不赞成任何人、任何组织对英烈遗骸单方面做出安排;对所发生的不愉快事件感到遗憾,希望有关方面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加强沟通、协调,齐心协力,共同把这件大事办实、办好。
专家
还有将遗骸迎回国内机会
滇缅抗战史专家戈叔亚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云南同乡会想将遗骸留在当地建立祭拜墓地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行为欠妥,“毕竟以前远征军遗骸在缅甸遭过严重破坏,有机会还是应该将遗骸迎回国内安葬”。
他说,其实缅甸当地华人的声音并不统一,这次是云南同乡会执意将遗骸安放缅甸,但也有一些华人华侨希望将远征军的遗骸迎回国内。
戈叔亚称,密支那战役中远征军牺牲6000多人,目前挖掘的347具仅仅是少数。虽然这次沟通失败,但以后还是有将遗骸迎回国的机会。
据戈叔亚介绍,目前缅甸境内仅有仁安羌、果敢、同古3处有纪念碑,几年前,官方曾要以华侨名义重新建纪念碑,但因没有找到合适的土地,一直未能成行。